莼湖镇中心小学 范巧聪 在学习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英语语感显得更加重要。当前农村小学生,呈现出“聋哑英语”的一种窘态。本文阐述了英语语感的定义及它的重要性,通过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感触,分析英语语感在当前农村小学的现状以及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可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一、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关键便是语感。学生的语感在他们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仍呈现出“聋哑英语”的状态。通过语感,我们可以真正理解文字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在英语学习和教授过程中,英语语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二、语感培养的现状 1.语感训练的忽视,家长监管力不从心 农村家长相较于城里家长,农村家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并不多,以本校403班为例,大学本科:0人,大专:0人,高中:16人,初中:20人,甚至有个别外地孩子的家长不识字, 在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每天都会布置听读课文5到10分钟,模仿朗读这类作业,可实际按照老师要求完成的人并不多。笔者教授两班四年级的英语课,布置了听读作业,发现403班42名学生,10人听光盘跟读课文,8人通过点读机跟读课文,5人由父母在网上找音频跟读课文,5人左右家里没有电脑,基本没有模仿课文,也就是说对于他们这项作业形同虚设,还剩13人直接忽略此项作业。 2.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下,大多数学生父母比较关心孩子这次英语考了几分,没有重视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从而导致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法过于单一,形式过于单调,渐渐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少。 三、语感培养的措施 英语语感的培养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语感教学,并慢慢地提高要求,以此达到语感培养的最终目标。 1.反复朗读,大胆模仿,家校合作 在儿童英语教育中,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是儿童口语的被模仿者,是儿童积极主动说英语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英语语感。 (1)晨读的有效利用 早上规定10分钟左右时间,利用教室里的电脑进行播放,输入纯正的英语语音,让学生进行跟读模仿。在进行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班上42个学生有一半人以上愿意模仿录音。同时,为拓展学生的语音输入,寻找适合本班学生的口语材料,也在晨读时间进行有效模仿,这样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2)依靠家长,家校合作 虽然农村的学生家长普遍不太懂英语这个情况,但仍然不能舍弃家长监督这一有利途径,因为光靠在校老师的监督,学生回家一懒散,很难养成习惯。因此,借助家长会、校讯通这样的平台,时不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 2.开展趣味性的活动,营造英语氛围,促进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一门语言的学习。除了课上,还可以结合学校每月开展的学科节活动,加入英语元素,以此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说英语的机会。 英语语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可忽视英语语感的培养与训练。作为教师,也必须接受与学习纯正的英语语言输入,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