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A7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0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第1版

    以宽阔的视野,描绘未来蓝图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王立成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因为只有有了产业的发展,乡村群众才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就业致富的机会、安居乐业的条件,有更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乡村面貌的改观,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富裕起来。为此,今年,溪汪村克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的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一条通往毛竹山的机耕路。当前这条道路可方便村民运竹下山,在葛岙水库建成后的未来,道路可成为发展旅游的配套。与此同时,村口周边排水沟和村中道路硬化也相继完工,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厚植乡村振兴动力,下一步,溪汪村还将计划实施建造环村道路、沿白溪种植果林、改造河埠头、建造综合用房等工程。

    “葛岙水库建成后,必定会引来大量人流,而溪汪村肯定会因此受益。”王立成告诉记者,为充分利用好这一点,除了进一步挖掘该村有近300年历史的“礼义忠孝”族训文章、乡贤唐大钊修桥筑城的故事文章、三面环水的水文章外,村里还将计划发展养老项目、水上项目、采摘项目,让过路游人在溪汪停下脚步。

    以担当的勇气,破解发展难题

    当前溪汪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就以当前最为迫切的环村道路建设来说,打通这条路的意义,就近期来说,可以成为村民们日常的健身路径;就远期来说,也可以提升村容村貌,为下步发展乡村游打好基础。虽然这条长五六公里的道路,目前正在立项之中,但今年的建设,已经让这个经济薄弱村“无米下炊”,即便立项成功,建设资金也成为摆在该村面前一道难以跨过的坎。

    “前方即便荆棘丛生也还是要走。”面对困境,以王立成为首的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却从未轻言放弃。他们认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质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开发溪汪,是一条出路。早从2010年开始,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就不断与奉化、宁波、无锡、上海等地的10余客商接洽,商讨投资事宜。他们希望可以吸引乡贤和客商到村里投资,并利用村办公楼前的10亩闲置土地,或发展农家乐或发展养老项目。但理想虽“丰满”,现实却“骨感”,由于种种所限,即便有客商有意愿投资,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村两委会班子虽有较强凝聚力,但在战斗力方面尚有些许欠缺,或许这也是溪汪村落后的原因之一。早已认识到症结所在的王立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村民投身到乡村振兴之中。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团结党员和村民齐心谋发展,乡村振兴在溪汪就不会只是‘空中楼阁’。”对于未来,王立成信心满满,在他看来,只要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溪汪定会实现。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不能光是喊喊口号、花拳绣腿装装样子,关键还是要全村干部群众有坚定执着的信心、坚忍不拔的干劲、久久为功的耐力。

    溪汪村虽然当前落后了,但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遵循乡村振兴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拉出可行的时间表、制定明确的路线图,一任接着一任干,乡村振兴这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定能实现。

    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其他村子的发展同样也适用于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