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大甫     《忠义乡志》对裘村镇下石盆村的描述有“石盆周姓,阴刘阳周”一句。阴刘阳周晦涩难懂,乃走访石盆村老者,在以昆君家看到他祖上周憩南先生所撰《刘氏历世分支谱叙》,才略知一二。周憩南是《忠义乡志》的编撰者之一。1897年,主纂吴文江先生采编5年,心力交瘁英年早逝,临终嘱长子锐东请助于两位合作者。《忠义乡志》乃由牌门头刘绍琮编目,下石盆周憩南补遗,于1901年刊行。2003年,地方文史学者周科君先生看到《谱叙》后,对此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考证,并根据《后汉书》《续汉书》的记载,认为所写可信。扬州大学历史学家曹金华教授还根据这条线索,列出刘秀家族表,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秦汉史研究所认同。于是周科君于2007年5月撰写了《明越平原汉室后裔的考证》。看了这两篇文章,方知“阴刘阳周”四字大有来头。     原来石盆周姓祖上文熙公刘子张是汉景帝第十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论辈分还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叔。当时,西汉历朝封王子弟犬牙相制,朝廷为外戚王莽专权,篡汉迹象逐渐显露。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已在酝酿。文熙公遂仿效隐士梅福,远离荆楚封地来东越九虎山隐居,改刘为周。为什么改姓为周,学者以为秦汉以前的周朝统治中原800年,人们对周朝心存崇敬所致。     文熙公来越隐居,主要是逃避政治纷争,和对当权者王莽不满。后来王莽败绩,刘秀称帝,理应可以回朝,但他和他的家族却不敢这样。这是因为文熙公的一个儿子刘玄参加了绿林军,后被推为“更始帝”,在位时轻听谗言杀害了刘秀的亲兄刘縯,所以他们怕刘秀记恨,必须继续隐居下去。     周姓在越地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到唐朝时云衍公一支迁居奉化,下石盆周姓就是在那个时候安家落户的,难怪他们所祀的庙神也是唐朝人(狄仁杰)。周科君考证,阴刘阳周的村落在奉化还有江口的周村和莼湖的舍辋村。     周憩南在文章中提到“吾族散处于鄞奉镇三县者,不下千数百家,举凡阴刘阳周的村落,村与村之间氏族内辈分行第都不同”。专家认为事实确是如此,以下石盆为例,该村周姓有三个祠堂,但宗与宗之间行第不一致。周科君认为这可以理解为刘氏出于隐居的本意,使其后代不要有横向的联系,各自独立,万一有事互不牵连。     通过考证,专家认为凡阴刘阳周的村落,其宗谱多数是没有来历,即使有也是虚构。唯独周憩南的这篇《谱叙》确是真实的,若疑其编造,所说内容何来如此具体。此叙写于120多年前,那时交通不便,收集资料不易,可能是有传下来的原始史料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