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市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家政行业迅猛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之一。 但家政服务市场存在着竞争无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职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乱象频生,保姆虐待幼儿、老人,以及偷盗财务等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杭州纵火案等极端案件。这些负面信息,让整个家政业饱受诟病,更让一些有刚性需求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由于职业特殊性,目前国家对家政服务员没有统一的资质考核标准,只有国家标准委发布的非强制性指导意见,大多依靠职业道德和企业自身的约束力。这也导致了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信息不对称、健康标准不完善、专业培训资格认证不统一、流动性大等问题。而且,相对于劳动技能的高低,家政服务员的品德优劣,更难在短时间内被雇主察觉。 因此,规范家政业不能仅靠市场自觉,需要政府和行业及时作出调整。首先,建立从业人员征信系统和考核体系,做好家政服务员的背景调查与考核,保证信息真实、准确、透明。其次,建立“黑名单”,对于一些不守规矩、不讲诚信的家政服务员,取消其准入资格,对他们形成威慑。再次,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让家政服务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尽快制定行业标准,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服务标准,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发力,才能促进家政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