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婚率逐年走低 你怎么看?

    近日,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54%。专家分析认为,适婚人口数量下降、婚龄推迟、城市化进程加快都是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的原因。对于这个话题,许多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栏目主持 毛超峥

    压力与观念转变促使结婚率下降

    @男子汉Mark:大城市节奏快,竞争激烈,我从事的是审计行业,加班出差是常态,没有时间约会,也没有时间相亲,恋爱都顾不上谈,怎么可能结婚?这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临的窘境。即使是有稳定恋情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轻易“谈婚论嫁”。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结婚后又必然会考虑生子和育儿的支出,从个人到家庭的转变并非易事。

    @煎饼果子来一套:经济发达地区房价相对高,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年轻人步入婚姻的步伐。说实话,没有房子,丈母娘肯定不愿意,住在合租房里也有诸多不便。但是像北京这样的高房价,35岁前难以买得起。此外,现在很多青年表示“宁缺毋滥”,不着急结婚。我有一个朋友,有房有车有时间,但他仍表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是要找到三观一致,能进行深层次沟通的人,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

    鼓励婚育应受重视

    @限制留言:面对逐年下降的结婚人数,社会应多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空间。我认为,地区经济条件越好,对单身和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也越宽容,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越多元化。不结婚、单身或者离婚,都是个人选择。“80后”“90后”跟“60后”“70后”明显不同。经济的发展带来收入增长,互联网提高信息化水平,更多年轻人看到了外面社会的变化,了解到世界的发展。对他们而言,结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经历,而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对于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改变,人们应当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应对推迟结婚、事实婚姻、不婚等给予更多宽容。

    @就是木头老师:相比5年前,结婚人数下降126.5万,这一变化仍值得政府层面关注。在我国,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西方国家常见的未婚生育和事实婚姻等,在我国尚未得到承认。因此,结婚率降低会影响生育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最终影响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较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凸显我国老龄化加速的现状。结婚率和出生率的走低势必进一步加深老龄化社会的问题。

    @穿的组合:国家应当重视该问题,认真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比如,可以适当延长婚假、产假,倡导人们平衡家庭和工作,从而促进结婚生育。此外,政府也应推出家庭友好的公共政策,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纳税的财政政策,降低家庭的税务负担;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优秀青年,但是高昂的房价让很多人难以在年轻时开始独立的家庭生活,因此稳定房价、为大家庭提供廉租房等措施将能缓解部分压力。

    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

    @纤纤没美发:结婚,是一件关乎终身的大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人生将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如今对于年轻人来说,结婚带来的不仅仅是幸福和快乐,还有巨大的经济压力。买房、买车、办婚礼、拍婚纱照、蜜月旅行……一般来说,社会越发达、个人越解放,就越能遵从自己的感情来选择婚姻,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王丽华说:结婚率下降不一定是坏事,结婚率下降很可能是社会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男性和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就业的门槛已经从过去的高中提高到现在的大学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所以和以往相比,如今年轻人结婚年龄逐步推迟。另外,随着女性的独立,结婚意愿也相对下降。

    编后:

    对结婚率下降,应该做科学理性的分析。如果是受教育程度加深导致的结婚率下降,不必恐慌。这样的家庭培养的下一代文化素质更高,更有利于社会。但如果是高房价门槛阻碍了相恋的人结婚,这要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