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楠 通讯员 毛大明 人物名片 项琦,1982年10月出生,溪口镇溪口二村人。2000年12月入伍,在东海舰队上海基地服役,2002年12月退出现役。 走进宁波华琦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项琦正在查看机器运行情况。作为总经理,他经常到一线了解情况,他说这样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公司运行状况,以便查漏补缺。 项琦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新兵训练期结束后,因表现良好被分配到汽车连学习。几个月后,他熟练掌握了汽车驾驶技术,分配到东海舰队上海基地小车连。两年军旅生活结束后,项琦退伍回家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小工厂。进厂第一年,项琦直接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的组装、运送,在熟悉了生产流程后,第二年项琦开始了解产品的销售模式,通过和客户的直接对接积累经验。 经过数年磨练,2008年开始,项琦正式接手了父亲的工厂。当时工厂开办在溪口镇五林村,只有20多台小机器,只能生产最初级的产品。项琦告诉记者,当时溪口气动行业正是起步的时候,许多企业的基础并不扎实,信息流通也不像现在那么发达,也没有那么多的学习对象,所以公司前期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摸索的过程。好在当时市场对气动产品的需求比较大,公司也就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一起成长。 公司主打的产品是电磁先导,由于当时整个气动行业形势很不错,项琦雄心勃勃地和朋友一起投资200万元成立了一家公司,生产电磁线圈,希望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但是新公司成立后并没有像项琦所想的那样飞速发展,反而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客户大量流失,最后不得不结束营业。 经历了这次失败,项琦真正沉淀了下来,他收起了年少轻狂,扎扎实实地做回到老本行,全身心把精力投入到电磁先导的生产中。项琦告诉记者,这5年开办新公司的经历没有让他赚到钱,却让他赚到了宝贵的经验,让他认识到办企业不是那么随性的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可以定下心来,把产品做好。 2013年,项琦在参观学习了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后,觉得自己公司的发展来到了一个瓶颈,因为气动行业还处在迅猛的发展过程中,行业的标准也一直在跟着提升,以公司目前的设备虽然还可以混几年,但很快就会被行业淘汰。可是原先的厂房由于环境所限没办法投入高端的机器,即使投入也没办法满足环保需求,想要继续发展就只能往外走,项琦萌生了建设新厂房的念头。 但建设新厂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后,项琦发现他看中的地块买不起,买得起的地块又不适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正当项琦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得知政府要建设气动工业园区的消息,他马上与当地政府联系,反映了自己的困境。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3年时间的筹备和建设,今年1月,项琦公司的新厂房顺利建成投产。项琦告诉记者,和原厂区相比,新厂区占地8亩,总投资达到了2000万元,拥有高精度进口机床10余台;数控和专用设备100多台;在线自动化组装设备2套;在线自动检测机10余台,在硬件上已经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在做好设备更新的同时,项琦不忘企业文化建设。项琦说如果生产设备是企业的一条腿的话,那么生产管理就是企业的另一条腿。他专门聘请了一名副总负责生产管理,希望通过专业的管理人才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优化,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项琦告诉记者,气动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高,只要拥有几台机器就可以生产,作为一家气动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把量做大,另一条是把效益做上去。但是把量做大只能是饮鸩止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提升产品的品质,增加效益,做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才是长远之计。所以他现在不再好高骛远,只想专心做好电磁先导这一件产品,把产品做扎实,把电磁先导做出自己的特色,希望在未来,气动行业里要用到电磁先导这个配件就能够想到他的公司。 项琦在车间 项琦在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