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同心细胞” 凝聚“同心力量”

大堰乡贤吹响助推乡村振兴号角

    □通讯员 赵伊丽 毛节常

    本报讯 “乡贤是乡村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深为群众尊重和信赖的贤达、贤德人士。”日前,大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大堰通过聚合“乡贤力量”、广集“乡贤资源”、建立“乡贤智库”等工作,涵养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聚合乡贤才智 共谋家乡新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乡贤是一股重要的力量。该镇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引导乡贤反哺家乡,推动乡村发展。利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在外乡贤返乡探亲、参加各种庆典活动的机会,邀请他们参加大堰镇乡村振兴“诸葛会”,及时通报大堰发展现状,赠送《乡愁大堰》期刊,加深联系,并请他们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心系桑梓,不忘反哺家乡。乡贤王立明是万二村村民,在大堰镇乡村振兴“诸葛会”上,率先提出万一、万二、万三3个村集体建设综合型文化礼堂,他还表示将请来更多专业人才帮村里搞规划、引项目。针对大堰经济薄弱村的现状,企业界乡贤专题举行“诸葛会”,研究项目资金落地工作。乡贤毛成明当场表态,洞坑村光伏项目资金不足部分,他来托底,体现了乡贤的担当。

    搭建平台,聚合力量,该镇建立“我是大堰人”乡贤微信工作群,让散落在各地的乡贤们在此进行日常的交流沟通,共话大堰的新发展。乡贤董满永通过微信群平台,把自己编写的大堰美食菜谱与各位乡贤进行探讨,最后将菜谱编成押韵的顺口溜,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大堰这个“新网红镇”以及它的美食。

    打造乡贤文化阵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因地制宜建好乡贤廊、乡贤公园等展示阵地,陈展事迹,激活乡贤精神感召力。在后畈村设置先贤墙,上墙展示“一宰相三尚书十四进士”事迹;修建尚书公园、巴人公园;完成大堰村、张家村、徐家村等多村乡贤榜制作,计划40个村乡贤榜年底全部制作完成。

    广集乡贤资源 凝心聚力谱新篇

    引导乡贤为农村“消薄”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大堰商会积极凝聚乡贤力量,尤其自今年以来不断加大服务会员力度,先后举办区内外考察交流、安全生产、税法改革等讲座4次,做好政府部门参谋,竭力反映企业呼声,争取政策支持,起到企业“娘家人”的作用。企业界乡贤董明龙、王剑勤积极帮助竹农收购毛竹,助力村民增收,吸引了近300名大堰村民就业。

    落实经济顾问制度。鼓励非公经济人士通过选举,担纲村主要负责人。目前,大堰40个行政村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非公经济人士(个体工商户)近三分之一。冯德林作为新乡贤,帮助张家村引进光伏项目,仅此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7万元。

    发挥乡贤作用 引领乡村新风尚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乡贤竺绍生对大堰镇多村村民进行了乡风文明方面的授课,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乡贤王春盛自费编写《徐马站村志》,让大堰人了解村史。乡贤无私奉献爱心的故事不断涌现。乡贤王国仙不仅设计了“大堰有礼”农产品品牌,还牵线搭桥助力山区爱心卖笋卖桃卖瓜等活动。李家村乡贤李秀土在清明返乡探亲之际,捐助6位大堰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1.5万元,直到他们大学毕业。乡贤张志能、戴美飞等与下旺村、里车头村学生结对,持续资助学生上学,在重阳节时,给老年人发放红包,修路、修祠堂。乡贤的桑梓情怀洒满大堰。

    同时,该镇从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高度着手推进乡贤工作。充分利用道德庭的力量,让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石井村乡贤杨孟君通过道德庭的力量,化解村内矛盾,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村内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