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突出主导产业 强化农旅融合

萧王庙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特色农业强镇

    □通讯员 何好斌 董永刚

    本报讯 “萧王庙街道创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产业基础良好,工作推进有力,创建成效显著,验收准备充分,资料较为完整。对照建设方案和验收标准,经专家综合评分,得分94分,同意通过验收。”近日,省种植业局副局长徐云焕带队的验收工作组来到奉化,经过实地查看滕头游客集散中心、水蜜桃产业示范区、智慧农业试点区、水蜜桃交易市场、“桃花盛开”风景线等创建现场,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并查阅了相关台账资料,最终,萧王庙街道创建省级水蜜桃特色农业强镇高分通过验收。

    近年来,该街道按照建设“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深、农旅融合紧”的战略目标,以水蜜桃为特色,打造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建设“桃花盛开”美丽风景线,举办“水蜜桃文化节”,大力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在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产增收上取得显著成效。

    规划布局合理

    产业辐射成效显著

    萧王庙水蜜桃特色农业强镇创建作为区农业重点建设项目,从项目调研至规划编制,一直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亲自参与线路踏勘,数次听取项目编制情况汇报,并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委农办、区财政局、区农林局、区住建局、区国土分局等11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项目推进方案,细化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确保项目建设保障到位。街道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项目推进工作小组。

    整体强镇规划围绕“一区一线”展开。“一区”指的是水蜜桃产业示范区,该区域北至牌亭、南至慈林、西至云集、东至何应,位于水蜜桃核心种植区,辐射带动何应、慈林、云溪、陈家岙和傅家岙等村周边桃园。“一线”指的是“桃花盛开”美丽风景线,全线贯穿水蜜桃种植区域,从滕头起至溪口溪南,全长23.4公里,沿线经过旅游集散中心、休憩驿站、林家“天下第一桃园”、水蜜桃地产交易市场等,不但环境优美,桃花韵味遍布乡野,而且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完善,一二三产业发展协调。

    主导产业突出

    品牌经济效益凸显

    该街道种植水蜜桃已有200多年历史,素有“中国水蜜桃之乡”的美誉,是奉化水蜜桃的核心产区,现有水蜜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拥有万亩桃花观赏基地——王家山“天下第一桃园”,建有水蜜桃产业现代农业园区、林家水蜜桃专业村、全省最大的水蜜桃地产交易市场。辖区内有水蜜桃经营主体25家,其中农业加工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8家。

    每年7、8两月水蜜桃销售季节,全区乃至周边区县(市)农户到水蜜桃地产交易市场交易,平均日交易量超100吨,而且平均销售价格比周边宁海、新昌地区高40%。同时为方便农户和消费者,该街道主动对接顺丰、EMS等快递公司进驻交易市场开展现代物流业务。2016年林家水蜜桃出口备案基地建立,街道重点扶持大埠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出口业务,促成奉化水蜜桃首次以一般贸易形式进入香港市场,每个水蜜桃的销售价格达28元,获得了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去年弥香源酒厂成立,主营水蜜桃终端加工,延伸了水蜜桃产业链。据统计,去年该街道农业总产值达6.5亿元,水蜜桃产值达3.6亿元,占总产值的55%,与创建前相比,水蜜桃产值增长16%。

    农旅融合紧密

    城市形象逐步提升

    2016年前,该街道已连续举办13届桃花节。2016年开始,水蜜桃文化节成为区定重大节庆,作为主办地,该街道连续举办3届奉化水蜜桃文化节,成功举办桃花马拉松、彩妆骑游、桃花笔会、桃王争霸、桃源赶集等一系列活动,赢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套、5套、12套和浙江电视台、人民网、香港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的连续播报,成功塑造了奉化“桃花之城”品牌形象。

    2018年“桃花盛开”精品线被推荐为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每年桃花盛开时节,王家山“天下第一桃园”、慈林人家(烧烤基地)2处观赏区人山人海。据统计,今年桃花盛开季节,该街道日均接待游客3.5万人次,总游客量达到40多万人次,实现农业旅游综合经济收入1.6亿元,与创建前相比,增长47.6%。

    注重绿色发展

    打造美丽田园景观

    该街道以“整洁田园、美丽农业”为出发点,打造田园景观,结合林下经济发展,自2016年起,每年10月在600亩核心景区桃林下撒播紫云英、油菜花等作物,既解决了冬天林地表土裸露问题,又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有效改良桃林土壤。

    清洁田园环境。结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建立日常动态保洁制度,落实各村专职保洁人员定期清理田间垃圾。设立农业废弃物回收点,配备8名协管员划片区监管。

    发展生态农业,广泛推行标准化栽培模式,建立健全禁限用农药市场退出机制、农业生产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运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

    规范农业设施用房,组织农办、城管中队集中整治主要道路两侧及“桃花盛开”美丽风景线、水蜜桃示范区周边的农业设施用房,拆除各类违建设施用房74处,改造提升5处。

    提升质量品牌

    产地保护不断加强

    实施标准化栽培模式,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追溯体系,农产品例行抽检合格率保持98%以上;积极推广有机肥料,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3年来,辖区内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奉化水蜜桃先后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审定,加强了水蜜桃区域品牌保护。同时,还相继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网络声誉50强、全国百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新沂杯”全国赛桃会金奖、浙江省百强知名农业品牌、浙江省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等。2017年奉化水蜜桃价值评估达12.49亿元。

    加强科技创新

    实现良种全面覆盖

    该街道积极和区水蜜桃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以“清水白桃×新玉”“清水白桃×湖景蜜露”“F1-13×湖景蜜露”正反交等4个组合为主的传统杂交育种;从国内外引进了“洒红桃”“霞晖6号”“霞晖8号”“金霞油蟠”“白花山碧桃”“红粉佳人”“红叶桃”7个水蜜桃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去年,该街道完成宁波市农科教“水蜜桃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模式创新与示范项目”,并于当年获得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二等奖。推出田间小板凳活动,在水蜜桃地头为农户现场教学,并推广中耕机、无人植保机等水蜜桃新器械,3年来为桃农进行现场技术指导30余次。同时开展集中培训,邀请水蜜桃首席专家吴大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理物理研究所刘建明教授、宁波供销电商学校老师为农户举办培训班5期,共培训农户352人次。

    资料图:林家村“天下第一桃园”游人如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