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避免暴力抗法,关键何在?

    􀴁许犇

    城管队员在近日的执法行动中,接连遭遇暴力抗法,违法当事人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今年以来,城管队员遭遇暴力抗法的事件已发生5起,而日常执法遭受辱骂、围攻或肢体接触的,则每天都有发生。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深思。

    曾几何时,城管被网友戏称是“三千即可平天下”的群体。毋庸讳言,个别地方的城管执法确实存在着瑕疵,但市民对城管工作不配合、不支持、不理解,也是由来已久。加上执法保障乏力,城管队伍似乎成了“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避免暴力抗法的关键何在?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对于暴力抗法这种违法行为,如不加以制止,易形成恶性示范,让违法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因此,约之以礼而不得,只能以法绳量之,并处严惩,才能警示世人、教育群众,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其次,着眼未来,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改善城管执法环境,以免因工作环境差、风险大,导致城管队伍陷入人心不稳的“窘境”。

    笔者以为,避免暴力抗法的关键是要形成“共治共享、社会参与”的城市治理新格局。要积极探索“城管+社区”或“城管+社区+物业”的多元管理模式,按照各镇(街道)属地管理原则,以及城市管理单元网格的布局,由城管执法人员联合村(社区)、物业等,对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实施治理。同时,要坚持疏堵结合,积极挖掘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开辟场地,尽力解决民生需求,从源头上遏制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当然,还要创新和丰富执法方式方法,积极推行“非接触性”执法,充分利用智慧城管协同平台视频监控资源、影像摄录等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固定违法事实证据、加强在执法办案中的实战运用,从而预防和减少执法冲突,并倒逼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行为,促使个人和企业强化守法意识。

    最后,要以撤市设区和城管体制改革为契机,着力理顺体制机制,并对标宁波主城区,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构建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