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甫 严式轮,原名阎式钧,1902年2月出生于奉化县裘村镇阎家村一个农民的家庭,乳名阎季平。其父想让孩子读书明理,将来出人头地,所以千方百计供他上学。他在本村严将军庙严明小学完成初小学业后,在裘村东山书院上高小,1922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之后在忠义乡(现莼湖、裘村、松岙三镇,不含鲒埼片)一带任教。 1926年,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卓兰芳在奉东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纷纷筹建农会,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受党的影响,阎式钧在杨村琴山一小开办杨村农民夜校,培训农运骨干,帮助成立杨村农民协会。年底,卓兰芳在裘村忠义高小召开各村农会负责人会议,次年年初各村农会相继成立,此时忠义高小校长就是阎式钧。1927年暑期,奉化县城创办孤儿院,聘其为教务主任。8月,在奉化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任孤儿院党支部书记。当时共产党已经转入地下,他考虑到不牵连家人,乃改名严式轮。 11月,中共县委机关迁至松岙,县委书记董子兴途经裘村象岭时被捕,所携文件被搜,58人遭通缉,县委组织被破坏,严式轮也遭通缉而外出隐蔽,与党失去联系。由于改名换姓,反动派不知道他是阎家村人,故家人未受牵涉。此后他先后在镇海、慈溪、鄞县等地执教,1938年6月在鄞西教书时重新入党,曾任慈东青年抗日救亡宣传队队长、中共鄞奉县委委员兼县委办事处主任。 1943年11月国民党顽军进扰四明山抗日根据地,严式轮与鄞县县委书记周飞一起带领县大队打游击。1944年6月顽军全部溃退,严式轮任浙东行政公署鄞县县长,为创建和巩固四明山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45年10月,严随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到上海后因流火(丝虫病,俗称大脚疯)发作而留下,在上海建立党的小海委(四明山小上海委员会)任书记,经常用帆船,以经商为名向苏北、山东根据地输送情报和相关药品,还将没来得及北撤的同志送往苏北。1947年11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49年2月获释,失去党的组织关系,但革命意志仍未衰退,上四明山找到留在那里的老同志共同战斗。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他与四明山的同志一起到了宁波,宁波地委组织部将山东莱芜南下干部和四明山干部组成接管奉化工作队,要他担任奉化县县长,严式轮感到奉化人执政在奉化有许多不便,要求加个“代”字。6月14日继县委成立之后,宣布奉化县人民政府成立,严式轮任代县长。12月,调任宁波专署文教科长、局长、文卫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3年,组织上恢复严式轮的党籍,党龄从1938年6月算起。 1990年6月29日,严式轮在杭州病故,享年88岁。他生前立了遗嘱,将遗体损赠给浙江医科大学作实验之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鄞西樟村烈士陵园、余姚梁弄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陈列室和横坎头村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都有严式轮的照片和事迹简介。在奉化烈士陵园,有“奉化党史人物”陈列,也有严式轮的照片和生平简介。 (参考资料:《奉化市志》1994版胡元福主编 《解放初奉化第一任县长严式轮》汪成法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