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鑫星 通讯员 应伟健 叶静波 2018年还剩最后一个月,年初定的目标实现了吗?工作有新的突破吗?你爱的和爱你的人都健康平安吗?在大家忙着总结今年,展望明年时,他们,依旧在不遗余力地为所有人的平安付出努力。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千警万警大巡访”等重点工作,为平安建设添砖加瓦。临近岁末,他们依旧在加速,扫黑除恶、系列安保、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每个工作领域里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扫黑除恶:一场全民参与的专项斗争 “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这是区公安分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原则。今年初起,一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力求3年内将黑恶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涉黑涉恶治安乱点得到全面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不是一场行动,而是一场斗争,就如同禁毒斗争一样,要紧紧依靠群众。”大桥派出所副所长周行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所通过宣传发动、线索排摸、严厉打击,截至目前,已移诉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70多人。 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民参与度,这几个月来,大桥派出所的民警们拿着宣传册子走遍了辖区大大小小的村子、社区、学校、企业等。“我们走访农村、社区、企业、娱乐场所、学校等,通过宣传海报、小册子、讲解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扫黑除恶的知识,结合‘千警万警大巡访’专项行动,希望大家能够知道,扫黑除恶与每个人的利益都切身相关。”周行告诉记者。 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周行不时蹦出几个别称,处理案件叫“消化”,深夜抓捕嫌疑人叫“吹被窝”,这些另类的词语将民警辛苦劳累的办案过程变得似乎生动了起来。“日夜颠倒、通宵达旦、工作压力大,其实是基层民警的一个工作状态,但不管工作有多辛苦,只要能破案,将人抓住,就是为辖区百姓作出了贡献,其实也是对自己付出的一种犒劳。”周行说道。 2018年6月13日,大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桥西岸路发生持刀打架事件,因为事发上午,又是城区道路上,围观群众较多,影响恶劣。民警方琦等人赶到现场,迅速控制了几个参与打架斗殴的人员,将人带回派出所审讯。当晚,又前往城区几个医院布控,趁相关人员在医院就诊时进行抓捕。通过审讯了解到,这起案件主要人员徐某,为泄私愤,召集人员从溪口赶至奉化,对以康某为首的另一伙人员进行持刀报复。通过缜密侦查,半个月后,徐某在家中被抓获。同时,民警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江苏,抓捕逃窜至江苏的嫌犯,此案共刑拘8人,极大地震慑了社会风气,保障了社会稳定与人民的生活和谐。 2018年1月初,大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桥西岸路一家餐馆有人打架。民警方琦等人迅速赶到现场,发现现场的人已散去,餐馆服务员也不清楚具体的情况,报警人称自己也只是一个过路人,并不知道详情。案子似乎到这里就断了,但方琦并没有因此放弃,通过现场监控等侦查,方琦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发现此案还涉及到其他案情。最后,通过侦查,抓获了一个聚众斗殴团伙,刑事拘留12人。 “涉黑涉恶案件涉及人员众多,人员流动快,抓捕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审讯过程中经常相互推诿,民警更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心理素质与他们斗智斗勇。涉及人员众多,社会影响恶劣,案情又相对复杂,所里的老同志常教导我们,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来,只要更加专注,更加细心,一个个案件都能够解决。”方琦说道。 抓捕、审讯、做后续工作……一个案子完,接着忙下一个。这位1991年出生的年轻民警,从最初面对案子时的青涩到如今可以独当一面,成为了所里的“办案能手”。“跟着师傅学,多观察、多学习,案子其实从理清头绪开始就是一条线,就算有很多条线,最后都将指向一个真相。”方琦说。 除了全力扫黑除恶,还要兼顾黄赌毒等多类案件的处理,同时排查隐患、保护平安。采访当天,开完早会的周行又继续忙着部署工作,刚从一个吸毒人员家中蹲点出来的方琦又踏上了去抓捕另一个犯罪嫌疑人的路途,守护平安的工作从未止步,平安这条路上,有他们一路守护。 ⬅分类梳理 ➡耐心讲解 系列安保:“你还未来,我已先到” 溪口以蒋氏故里、弥勒道场闻名于世,有这样一群人,每逢节假日以及各种大小型活动,总会在各个景点,维护着美丽景区的秩序,守护着来往游客的安全,这是我们的人民警察,以“5A”标准守护“5A”景区。 11月8日晚,弥勒文化节十周年庆典在溪口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众多,做好安保工作尤为重要。溪口派出所根据分局总体部署,制定相应方案,共出动警力120余人。警员分批到达场地,第一批队员在当天上午8点就到达雪窦寺,对景区内部人员以及当地村民进行严格的清查和正确的疏导;另一批由社区中队长唐斌雄带领在下午4点到达集散中心,认真布置好点位,明确各位警员的职责,对每个安检设备进行仔细检查,查看设备是否有损坏、失灵等情况。每位观众和嘉宾在进山前都必须进入集散中心,身上的行李和随身携带物品都要过安检。这次进山的所有人员又多了一样新的检查内容——身份证核查。所有入场人员必须凭身份证入场,对可疑人员及时移交秩序维护组处理,对询问或者有困难的人员一一进行耐心解答及帮助。 唐斌雄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反复在一线进行勘察,掌握现场的任何情况,还时不时慰问各位警员并提醒警员时刻注意仪表问题。他说,我们的每个动作不仅代表了一个警察的形象,也是这个城市的形象体现。每年的弥勒节陪伴他们的都是“盒饭”,等忙完手头的预备工作,打开后备箱,饭早已冷了。在确保交通安全畅通,景区秩序良好后才让所有人员按秩序进场。在人流量多的时候,栏杆长度不够,民警就排成一列,用人墙将人员隔离,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你还未来,他们已先到;你已走,他们还在守候。在寒冷的山上,有位小朋友来到民警姚勇身边,轻声地说:“警察叔叔,辛苦了。”这大概是寒冷的秋夜里最温暖的话语。 姚勇是慈溪人,2013年来到溪口派出所,对他而言,假日里的执勤已是平常事一件。溪口民警的假期常是在景区或者景区附近的停车场里度过的。就算是最美的景,他们也无暇顾及。在佛学院,在用品展,在各个大小节日活动中,在登山运动、马拉松比赛中,都有他们的影子,总是最早到现场,最晚离开……此外在一些特殊会议时,他们还经常“驻地安保”,几天都不能回家,就连大年三十,都没时间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唐斌雄从2012年来到溪口派出所,他的生日几乎每年都是在值班室或者接处警中度过的。在收到同事们一句生日快乐的祝福后,匆匆回到岗位。姚勇的家属也抱怨道:“我非常支持你的工作,但我真的无法理解你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的工作。” 基层派出所的事情还有很多,村里大小事要调解;危化物品消防安全(易制爆、易制毒、民爆)要检查;网吧、外来人口、娱乐场所、宾馆、武装巡逻等日常工作要落到实处;征地、分房摇号、制止抢种花木时要维护好秩序。用一句话,社区民警的工作就像一块“抹布”,擦完这个角还要擦另外一个角。有次驱车2个多小时来回,只为了解决村民的一件小事:邻居家的狗把我家的鸡咬了。在唐斌雄眼里:姚勇是个勤奋、务实、业务精通的好警察。在姚勇眼里,唐队长不仅手把手教工作,还信任新人,有这样的师傅做什么事都很有信心。 晴天、阴天、下雨天,无论哪天,警服那一抹蓝,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静静地绽放在溪口这个美丽的山头。变的是来往的行人,永恒不变的是他们坚守的心。 ⬅指挥部署 ➡安保执勤 枫桥经验:新时代的公安实践 谈起“枫桥经验”,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三句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近年来,区公安分局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构建多元化社会治理体系,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坚持学习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 派出所接警,常常会接到一些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的案子,按照派出所民警的职责,这些纠纷处理好后,就可结案,但很多时候案子的情感根源并没有解决,矛盾依旧存在,双方签字离开,下一次也许又闹到了派出所。还有一些口角等属于非警务警情,百姓不理解,只要有事,就是找“110”。如何更好地化解这类情感类的纠纷,岳林派出所想到了“警调衔接”模式。 岳林街道有个中国好人何美蓉,由她组成的何美蓉工作室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为社会作出了许多贡献。今年,何美蓉工作室成立了“娘舅姆调解室”,热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岳林派出所积极与“娘舅姆调解室”对接,让他们参与处置涉及感情纠纷、家庭矛盾之类的纠纷类案事件。11月初,龙津尚都两位住户因为空调外机漏水产生纠纷,多次向社区反映,还一度吵到了派出所。派出所邀请调解员何美蓉进行耐心调解,经过多次协调,事情圆满解决。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岳林派出所副所长应岳良告诉记者,让调解员参与处置涉及感情、邻里等矛盾纠纷,跟派出所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联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从中把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化解在当地。 岳林街道新鲍村临近高速出入口,外来人口众多,治安形势复杂。今年以来,岳林派出所积极对接新鲍村,在村里安装视频监控,从原本的10来个增加到了40多个,同时,通过“网格+社区警务”,警网互融守护社区平安,成为全区“无案村”的样板。 “今年以来,我们在辖区内积极推进视频工作三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今年下半年,岳林辖区已确保所有的村视频监控全覆盖。”应岳良说道,“我们积极进行走访,查漏补缺,根据实际,在各村、城乡结合部等主要进出入道路上都安装上了视频监控,对协助破案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同时,岳林派出所积极对接辖区内的行业场所,与企业主沟通联系,将社会面视频监控数据与公安联网,第一时间掌握视频数据。岳林街道舒前舒后村流动人口众多,治安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岳林派出所在村里增加多个视频监控点位,该村的发案率明显下降,治安情况明显改善。 今年的工作成效不错,但应岳良的心一直没放下过,管理辖区流动人口、电动自行车防控、重点场所安全……应岳良的笔记本里记录了各种事情。“基层派出所就是做基础工作,与百姓沟通,事情繁琐,我就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一件件做,每周、每半个月再进行梳理,确保没有遗漏。”应岳良说道,“我们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是一个发现隐患消除隐患的循环过程,没有说这项工作做好了就好了,守护平安永远没有结束。” 新民社区还有个“爷爷团”法律工作室,2011年起挂牌成立,由退休法官、律师组成,平均年龄超过75岁,每周三风雨无阻地为社区及附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今年起,岳林派出所派出民警入驻到法律工作室,由公安介入调解,让法律调解更加专业有针对性。每周三,社区民警蒋昂达就会准时出现在工作室,和爷爷团的成员们一起,为前来咨询和调解的市民开展服务。 应岳良是新城实验小学的法制副校长,而蒋昂达经常也在各大校园里为孩子们上安全教育课。在辖区校园的孩子们眼里,岳林派出所的警察叔叔会做PPT、会给他们上生动的安全教育课、会教他们如何识别坏人,上下学途中更有他们在守护出行,是他们的安全官。 拿着宣传册子挨家挨户宣传通讯网络诈骗、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推进“警网互融”,与社区干部保持良好联系,通过“网格员+社区警务”,让辖区百姓生活安定……蒋昂达的工作远不只这些,但每一件都与百姓的平安有关,辖区安定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走访群众 ➡宣传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