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萧王庙以“乡贤+”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通讯员 何好斌 李昕

    本报讯 近年来,萧王庙街道充分发挥基层统战优势,不断完善乡贤工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乡贤+”载体,搭建乡贤交流平台,为乡村振兴激发强大的活力。

    拓展传播渠道 讲好先贤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贤作为地方的历史人文资源,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榜样作用。为此,该街道充分挖掘先贤资源。通过翻阅资料、寻找古迹、走访老人等多项措施,广泛收集各村的先贤资源,了解他们的趣闻轶事和福泽家乡的故事,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发挥本土阵地作用。在滕头、青云等村的公共区域设置乡贤统战墙,展示先贤的历史故事,让游客更多地了解村庄的人文底蕴的同时,增强村庄的历史文化气息。定期邀请村中长者到乡村文明讲习所、道德讲堂,讲述先贤的家风故事,培育质朴民风,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开辟先贤事迹专栏。今年5月开始,在《奉化日报》开辟主题为“追忆先贤故事 共谋振兴篇章”的乡贤专栏,宣传孙鹤皋、竺梅先、郑源兴、孙诒、黄岳渊等先贤的优秀事迹,目前已连续出版9期,不仅在辖区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还引起兄弟镇(街道)的学习和效仿,逐渐形成了“敬乡贤、爱乡贤、学乡贤”的浓厚氛围。

    创新交流平台 引进乡贤资源

    对前期排摸的乡贤数据库进行整理,按照乡贤人才的研究领域,分别搭建乡贤交流平台。

    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与老年乡贤开展书信交流,在传统节日期间,给老年乡贤寄送贺卡、传达节日问候,并向他们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强乡愁元素的记忆;和中青年乡贤建立微信联系,通过微信群推送相关信息,经常走访问候他们的亲属,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增强回乡发展的信念;通过组织座谈会等形式,邀请辖区内外来乡贤建言献策,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激发其为萧王庙发展做贡献的热情。

    突出乡贤辐射效应。利用乡贤在村里的威望,邀请他们参与乡村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的民主议事氛围;组织乡贤助力家乡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美化村民休闲环境,引领乡村生活新风尚;加大乡贤参与慈善事业的宣传,激励村民积极向善,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乡风文明发展水平。

    精准对接乡贤资源。发挥不同领域乡贤在主导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带领群众致富、党建创新引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乡贤结对帮扶活动,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结合街道产业发展的需要,邀请乡贤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帮助对接优秀资源,引进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萧王庙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

    完善人才机制 凝聚未来力量

    街道明确“乡贤工作即人才工作”,着力抢抓机遇,做好人才引进文章,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掌握人才动态,培育新乡贤。积极发动村干部、联村干部、网格员等,全面排摸各行政村的大学生、专业技能人才,掌握他们的专业、特长以及就业意向,并对其家庭开展定期走访,加强感情维系,了解人才动态。

    制定人才回归政策,形成好环境。结合街道在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交通便捷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书香桃源、剡东古镇”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地研究人才回归政策,形成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

    扶植乡贤发展新兴产业项目,营造好氛围。对于回街道发展全域旅游、餐饮民宿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产业的人才,予以重点扶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营造浓烈的人才回归氛围,吸引更多的乡土精英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图为青云村史馆乡贤墙一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