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 刚刚修好的马路,因下沉、坑洼被挖开维护,折腾一阵后又被填上,一段时间后又被翻个底朝天;一到夏天,短短几小时强降雨,往往出现“看海”现象,让城市陷入一阵忙乱…… 地下管网虽然是看不见的一面,却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器官”。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地下管网缺乏系统性、脆弱等问题,奉化也不例外。仔细分析,主要原因还在于“重地上、轻地下”。地下管网建设是一件任重道远的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应建立管网铺设与道路建设协调衔接机制,力求两者同步施工。要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成立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城市管网建设。新建道路时,要求各管网单位根据市政道路的建设计划作出资金和施工安排,确保同步建设各种地下管线管道。 其次,信息的全面收集和及时更新很重要,应加强地下管网资料的收集、备案和存档,统一由城建档案馆保存。可以尝试建立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对城市管网进行全面普查,掌握各类数据,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情况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在维护方面,要坚持严格规划许可和掘路审批。公共设施和道路项目建设前,必须强化规划审批,不符合城市地下管网整体布局和地下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不予审批;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对马路开挖进行统一管理,杜绝计划外的道路和管线随意施工。可以借鉴北京、昆明等城市的做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后交付使用未满五年或大修后未满三年的城市道路不得挖掘。 第四,在城市地下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方面,要做到“道路修到哪里,污水管网的接驳工作就跟到那里”,避免日后重复施工对道路造成频繁的“开膛破肚”,也减少污水对城市环境和内河的污染。 第五,对于很多市民抱怨的道路积水问题,笔者认为,管网的改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目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按片区划分,成立专门的地下管网抢险队伍,负责处置排水突发事件,保证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六,要建立地下管网综合执法队伍,加大对诸如擅自开挖道路、不文明施工等行为的监管、查处、处罚力度,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方便市民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