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甫 如果说县江是奉化人的母亲河,那裘村的母亲河就是峻壁溪。峻壁溪源出甲岙白岩山,南流经裘村西折而向东,过阎家、庄下、翔鹤潭三村在石沿村西外山嘴入象山港,全长10公里。 白岩山是天台山脉在奉化的东支延伸,海拔629米,是仅次于金峨山的奉东第二高峰。白岩山涧水南流合樟树坑水经甲岙村西,称西溪。又有菩提岭水南流经甲岙村东,过吕夹岙村称东溪,于白象山前两溪汇而南流,过新洞桥、大通桥、西山桥、峻德桥直至前山脚。在这里,北来的溪水被大山荷花形岱阻挡折而向东。因溪南山崖峻峭壁立,古人就把这条河起名峻壁溪。 峻壁溪有七条支流,按注入先后为梅溪、后溪、曹溪、卢溪、水脚溪、陶溪、盆溪。 梅溪源于鄞州梅岭岙,经道成岭东,穿岭下村,过董君花楼庙前,历泥洞桥入于峻壁溪。 后溪水出银峰西涧,经狮子山麓历戴家桥折而向南,历旋井畈在前山脚注入峻壁溪。1958年大办水利,裘四村在戴家桥附近将溪水笔直向西导入峻壁溪,向南的原河道后来成了裘村至横溪的公路路基。 曹溪水其源有三,一出太子岙,合杨旗山东流水与后山岭南流水,历功德桥经曹村西过店前桥,是为曹溪。一出长岙弄合卢岙水经冒头岭东历店前桥注入曹溪。一出盘岙,经曹王寺前东北流,至店前桥汇入曹溪。曹溪水过曹王庙前历维新桥过禾秀巉畈,又经双竹桥东南流,至前山脚注入峻壁溪。 卢溪源出银峰南涧,历里白峰龙潭西南流,经卢家桥过裘村东,过居仁桥、埠头滩折而向东,经阎家村前过普建庵在庄下村口碶门桥入峻壁溪。大自然有时也有截弯取直的功能,清乾隆年间银山冈山洪暴发,卢溪水汹涌而下,在埠头滩冲垮河堤,直接向南入峻壁溪,从此自埠头滩向东到阎家、庄下的河道被废弃,成了引水的灌渠,直到现在。 水脚溪源出小蟠龙大坑,合象岭东流水经枫弄村前东南流,过马头村西通波桥,沿水脚溪弄南下,在翔鹤潭村西成美桥入峻壁溪。 陶溪源出银山冈南面东西两涧,历左右洞桥合而南流,经里陶坑、中陶坑、黄荆滩,经马头村东,过里马塘入峻壁溪。 盆溪源出吴江村南钻天峰东南流,经庄岙畈至上石盆村,有流长岙水汇入,向南穿下石盆村,历盆溪桥、石盆塘在啸天龙山南入峻壁溪。 千余年来,裘村人民就一直生活在峻壁溪两岸,他们不但为峻壁溪起了名,还给它的每一段起了别名,如新洞桥到大通桥一段叫彭家溪,大通桥到前山脚叫西山溪,十字塘桥到出海口外山嘴叫鄞阳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小地名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上次水利普查,把它们归结为峻壁溪流域。 峻壁溪中下游由于河道开阔水量丰沛,且潮汐直到埠头滩,历史上曾是奉象间颇有名气的商贸水道。南宋宝庆年间(1226)十字塘桥堍东宿渡开通了与象山县陈山渡的定期船班,是奉象间第一条客货渡运航线。明中叶,峻壁溪下游筑十庙碶,东宿渡遂废,航埠迁到十庙碶外,称马头渡。清雍正二年(1724)潮毁十庙碶,乃移埠翔鹤潭,翔鹤潭成了奉东物资集散地和农渔产品中转站。新中国成立后,奉化运输公司外海航运站也设在这里。上世纪70年代,外山嘴横截峻壁溪的横江大坝建成,结束了峻壁溪作为商贸水道的历史,出海口数千亩滩涂成了连片湿地,这里有象山港畔优美的自然环境,集横江湿地与滨海风景于一体,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开发利用横江湿地就成了人们的创业首选。湿地边上的马头村孟岙便有了两处名闻全市乃至全省的旅游精品基地,一处是“渔夫与海”;一处是“沈兴农家乐”。目前,裘村镇投资1000万元的横江湿地景观提升工程正在建设,湿地广场、游船码头、湿地栈道、江湾茶棚、芦苇迷宫、野钓基地……这片象山港区域鲜有的原生态湿地净土将展露新颜,令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