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系百姓暖人心 执法为民聚合力

——记萧王庙街道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杨国平

    □通讯员 何好斌

    今年47岁的杨国平,从2010年开始加入城管队伍,现为萧王庙街道行政执法中队的中队长。多年的行政执法工作经验,让杨国平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热心耐心服务群众,执法工作有理有节,以真诚换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

    热心帮助群众 做好事不张扬

    去年11月5日上午9时20分左右,一辆小货车在经过四明路与峰岭路交叉路口的时候,不小心把车上装载的货物撒落在公路上,驾驶员不顾来往的车辆下车捡拾。这一幕正好被执行巡查任务归来的杨国平看到,他认为驾驶员的行为很危险,当即靠边停车,并上前了解情况。杨国平发现掉落在公路上的物品足有100多米,该物品虽然个头不大,但有一端非常尖锐,而且当时四明路上过往的车辆很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杨国平赶紧打电话叫来街道行政执法中队的队员,带着扫把、畚斗等工具,帮助车主一起清理掉落在公路上的物品。此外,他还将执法车辆作为警示标志,并安排一名队员指挥交通,提醒过往的车辆注意安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杨国平和队员们终于将撒落在公路上的物品清理干净,让四明路的交通秩序重新恢复畅通。

    做完这些,杨国平并没有声张,还像往常一样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直到街道综治平台的同事说起来,他才道出了事情的经过。杨国平认为,不管是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既然遇到了,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提供帮助,身上穿着公务人员的衣服,就代表着政府部门,代表着萧王庙的形象,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冲刺小城镇项目 生病坚持在一线

    去年是萧王庙街道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关键时期,作为综合执法部门人员,杨国平义无反顾、勇挑重担,主动放弃双休日和休息时间,夜以继日投入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中。去年6月底以来,杨国平每天早上6时20分就到办公室,工作安排好就立马到一线巡查,教育和引导商户不要“乱设摊”“乱占道”,做到文明经营。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好几次因高温劳累导致中暑,但他挂完药水后又匆匆赶到现场,投入到紧张工作中。

    有一次,杨国平在萧王庙街道菜场巡查时,发现一条下水道阻塞,他马上与城建部门商议,组织人员对下水道进行突击疏浚,改善菜场经营环境。去年7月初的一天,杨国平在巡查中听到一个商户反映,岭东东路转角处有一根路灯杆竖在路中央,成为过往车辆和行人的“拦路虎”,希望能尽快拔除。他马上到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并和街道城建部门进行沟通,第一时间组织吊车对路灯杆进行了及时移位,恢复道路畅通,沿街商户拍手叫好。

    去年8月,街道顺利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样板验收。在杨国平看来,所有的荣誉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只是完成了应尽的职责,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街道行政执法工作虽然辛苦,只要将心比心,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

    身先士卒做表率 凝聚队伍合力

    杨国平为人低调朴实,平时在街道人缘很好,不管是哪个部门需要帮助,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协调好街道行政执法人员,齐心协力完成交代的任务。

    对待工作,杨国平总是“高标准严要求”。他认为,街道行政执法工作直接面对商户和基层群众,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注意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在街道行政执法中队,杨国平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他认为自己也只是普通的一员。队员有事需要请假,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好工作协调,免除队员后顾之忧;队员生病住院,他总是在第一时间送去慰问和关心,体现集体的温暖。面对棘手的问题和困难,他都会迎难而上,和队员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因为工作出色获得了表扬,他则会归功于整个中队,与队员们一起分享所有的荣誉。

    在杨国平的眼里,行政执法工作是辛苦的,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只要秉着公正执法的信念,多和当事人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会得到对方的理解和认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