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邬雪珂 记者 张夏珍 本报讯 1月12日,市民邬女士收到电话诈骗,对方声称自己为某电商平台客服,要求邬女士填写她在该电商平台账号密码,并告知密码更改短信验证码,幸而邬女士及时识破,并未上当。 1月12日,邬女士收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某电商平台某店的客服,了解到邬女士2017年11月在该店买了一瓶身体乳,现公司发现该身体乳某化学物质超标,故给予客户10倍赔偿。邬女士根据“客服”提供的订单号核对了自己的订单号,发现一致,故信以为真。“客服”表示需要自助填写进行赔偿,让邬女士复制订单号后进入该单的支付平台。 邬女士打开支付平台后,页面跳出了“智能客服”推送,该“智能客服”要求她发送订单截图,并在某个链接内写下邬女士在该电商平台的账号密码。邬女士填写完几分钟后,收到了修改支付密码的短信验证码,“客服”来电表示要邬女士提供短信验证码,她这才感觉不太对劲,立刻挂掉了电话。 随后,邬女士联系了店家,店家表示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也没有安排客服打电话给顾客。邬女士这才确定自己被骗,立即修改了自己在该电商平台的登录密码。邬女士说,骗子的信息太过真实,姓名、电话、店铺、商品、订单号都能对上,以至于她未能第一时间觉察。其实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电话号码并不像官方的客服号码,支付平台上所谓的“智能客服”是个未实名认证的个人号。 民警提醒,年前是各种电话诈骗高发时段,市民一定要保持警惕。遇到这类情况,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三思而后行,要仔细查看电话号码,积极询问官方客服,切记,短信验证码不要轻易给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