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露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将基层民意‘传上去’,政府决策‘沉下来’,就是我的职责。”今年区两会,代表委员们把基层群众的声音带到两会,或关注社会热点,或回应百姓关切,通过深入具体的建议、提案,演奏出丰富的“民声乐章”。本期《每周关注》让我们一起聚焦部分代表委员提交的精彩建议、提案。 莼湖污水处理厂航拍图 加强工业园区污水排放管理 建议人:陈士军 工业园区(集聚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助推器,已逐渐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提高工业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区人大代表、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陈士军在调研中发现,我区现有滕头工业园、三横工业园、尚桥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均未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已成为限制我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补齐工业园区的环境短板,务必加快推进实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加强污水产生、输送、处理等各环节全过程管理,明确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工业园区污水管理规范到位。为此,陈士军在区两会上建议: 一是各园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园区排放企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工业废水集中预处理设施,在纳管前对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做到预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二是环保部门牵头加大打击力度,加大企业违法排放的成本,减少偷排现象的发生。对于如电镀等特征企业,应给予重点监管,避免其处理不达标或偷排致使污水处理厂重金属指标异常。 三是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应落实排水许可证发放后的“批后监管”制度,建立完善污水管网及泵站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在输往污水厂的各镇(街道)的污水分别装设水质检测装置和计量装置,对发现的超标或异常情况进行排查处置,对不合格来水通报查处且坚决不予进入污水处理厂。 四是各属地镇(街道)应做好属地企业排水许可证初审工作,并加强排水监管,对未经排水许可私自将废水接入管网、对直接将未经预处理或预处理不达标的废水排入管网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理。 五是污水处理单位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日常生产运行管理,严格执行进、出水管理制度。 林家桃园 农业农村类: 规划建设田园型农业特色小镇 提案人:汪仁芳 汪仁芳是区工商联主席,也是区政协一届常委会委员。在他看来,我区特色农产品丰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水蜜桃、竹(雷)笋、茶叶、海鲜产品不仅品牌知名度高,而且年产和销售也有一定规模,是我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但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我区特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生产经营管理分散,市场拓展营销宣传的整体组织性不强,知名度、市场推广度仍有很大空间。” 为此,他建议:以萧王庙街道林家桃子市场、良浪溪西岸区块为核心建设区,兼及天下第一桃园,共3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建设奉化区田园型农业特色小镇。农业特色小镇大致范围为:林家一石桥——牌亭——天下第一桃园。 他认为,在林家区块规划建设奉化区田园型农业特色小镇,有以下几点有利因素: 一是交通区位因素。小镇选址处距离甬金高速溪口东出入口较近,小镇周边有弥勒大道、三高连接线、萧云公路,连通奉化城区和溪口镇,非常有利于物资、人员流动。 二是区域辐射效果。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完善周边区域功能配套,引爆区域开发,以点带面带动区域开发,形成具有奉化特色的农业田园小镇。 开学仪式 社会事业类: 加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管理 建议人:叶海涌 近年来,我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发展迅速。学校周边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托管班、兴趣班等,每当暑假、寒假,周末或者晚上,这里就成了学生的课外学堂,很多学生“不是在兴趣班学习,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 区人大代表、宁波市奉化惠中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海涌说,此现象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风气、家长观念的因素,也有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目前社会上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多如牛毛,收费也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乱象,比如有些培训机构根本没有执照,只要租到房子就开班。” 为此,叶海涌在区两会上建议: 一是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有执法权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辖区内的培训机构排查摸底,对没有办学资质或不符合办学要求的培训机构及时取缔。一方面开展专项行动,另一方面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要求经营的培训机构到教育部门登记备案,由教育部门对办学场所、任课教师资格、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时间安排等严格审核,加强对此类培训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三是建议由辖区内注册的民非培训机构牵头,成立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组织会员讨论制定相关的收费标准,同时建议会员单位参照执行。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管职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武岭夜景 文体类: 打造辨识度和独特个性的新城区 提案人:高鹏程 区政协委员、区文联副秘书长、作协主席高鹏程,对奉化的城市文化关注良久。他说,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脉搏和内在驱动力。 当下要讲奉化文化,核心的关键词应该是:弥勒、民国、桃花,还有“滨海”。其中,以弥勒文化为核心的雪窦山五大佛教名山建设如火如茶,而且已经显示出成效,一些重大的硬件项目已经建成。但是一个城市要有辨识度,不一定通过高楼大厦,独具特色的建筑格局往往是最醒目的。民国建筑既是奉化的历史瑰宝,也是奉化文化的核心内涵。 在如何做好奉化民国文化文章上,高鹏程觉得当务之急是摸清家底,盘点奉化境内的各种民国元素。 “简单来说,我觉得要做好三点:乡村成线、城区成块、溪口成片。”高鹏程说,乡村成线,就是把比如散落在岩头村、马头村、葛竹村等地的民国建筑、遗存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他曾多次走访上述一些村庄,发现部分村庄保护较好,但是部分村庄,如葛竹蒋介石外婆王采玉故居,已经破败不堪,亟待保护。 城区成线,是重中之重。除了保护连接散落在老城区(比如有日庐等一批民国建筑)和中山公园(有中山纪念堂、图书馆、锦屏山石碑、凉亭等)各处民国建筑遗存外,高鹏程希望能够结合旧城改造,在新城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巧妙镶嵌布局民国元素。 溪口成片,这就要在规划之初,从建筑格局、外观立面、功能布局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同时也要把现有的建筑立面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滕头白鸽飞舞 财贸经济类: 提高来奉游客消费转化率 建议人:应晶辉 在全区紧锣密鼓、大刀阔斧开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来奉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区人大代表、浙江应利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晶辉在多次走访调研后注意到,一般来奉化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目的地还是溪口,而且通常当天往返,除了门票、用餐和零星特产以外,其他的消费种类较少,消费金额也较低。也就是说,奉化优秀的旅游资源还未能充分刺激游客转化为旅游消费。 “其实奉化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标志性的桃花和水蜜桃,有蒋氏故居的历史效应,也有民国文化、弥勒佛教文化。如何为这些元素找到更好的载体,并通过这些载体吸引游客、促进消费,是奉化旅游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应晶辉提议,首先,可以大力发展“夜文化”,建设推广有特色,且集中区域的民宿、夜市、大型演出等,使游客有在奉化过夜的理由,把一日游扩充为两日游。 其次,可以设计和推广更多的“奉化新特产”。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代表奉化的标志性特产大多是千层饼、芋艿头这些附加值和文化辨识度都不太高的农副产品。应晶辉认为,要刺激游客消费,还是应该大力发展和推广有文化底蕴、高附加值、包装精美、方便携带的特产礼品,比如水蜜桃的深加工产品,水蜜桃果汁、酒、桃脯等,或者是弥勒文化、民国文化的文创类产品。 同时,应晶辉还觉得,奉化应该大力建设博物馆、主题公园和游乐场设施。公共教育和娱乐设施的搭建,一方面可以吸引亲子游,延长游玩时间,促进游客消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主题IP宣传的方式,使得桃文化、弥勒文化、民国文化被固化下来,从而起到长期持续吸引游客的作用。 小区楼房 城建类: 提升小区物业管理质量 提案人:梅宝明 物业管理问题涉及市民的切身利益,一直是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区政协委员、大堰镇宣统委员梅宝明走访多个小区发现,目前我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中,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行业管理不到位、部分业主公共责任意识淡薄拒交物业费等问题。与此同时,不少居民也存在着不文明的行为,如杂音扰民、车辆乱停乱放等。 奉化要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为此,梅宝明对提升小区物业管理质量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建立常态沟通机制。由物管牵头,建立全小区住户微信群,实行物业管理与住户24小时沟通机制,可做到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及时沟通,从而避免物业与用户之间因问题久拖不解决,导致双方误解,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物管与用户关系。 二是建立物管投诉机制。建立住户投诉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对存在问题多、服务水平低、管理能力差、群众投诉集中的企业及时通报、诫免,直至勒令退出。平时,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作用,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物业公司从业资质审核、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收费支出等环节上的监管。 三是建立物业费明细公布机制。一些用户之所以不缴物业费,肯定与物业管理有一定的矛盾纠纷,很大程度上与物业费使用不明不白,住户心里存芥蒂有关系。为根除相关问题,物业公司要定期(建议每个月)公布物业费使用明细,如果是工程类的项目要公布具体地点、工程量,超过5万元的项目,要明确实施单位和中标单位,还物管一个清白,让住户明白消费。 四是建立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机制。为避免从业人员老龄化倾向,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物业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定期开展物业人员业务素养培训、教育,实现“带好一支队伍,温暖千家万户”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