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夏珍 春回大地,桃花缀枝,2019奉化水蜜桃文化节即将盛大启幕。今年水蜜桃文化节有哪些亮点,目前各项活动筹备情况如何?市民如何参与水蜜桃文化节各项活动?近日,就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水蜜桃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毛水东。 记者:今年是区级层面举办的第四届水蜜桃文化节,您认为我区持续举办水蜜桃文化节有什么积极意义和作用? 毛水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区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决胜之年,办好水蜜桃文化节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举办水蜜桃文化节能推动乡村振兴。通过举办水蜜桃文化节,让节庆带来的“美丽经济”推动水蜜桃主产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继而以点带面推进全区乡村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二是举办水蜜桃文化节能推动全域旅游大联动。通过历年水蜜桃文化节,已经打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奉化”和“看桃花来奉化、品蜜桃爱奉化”城市品牌,吸引大批游客到奉化观光旅游消费,为全域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举办水蜜桃文化节能推动民生福祉大增进。奉化是中国桃文化之乡,桃花是区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区歌,唱的就是奉化。通过把水蜜桃文化节打造成全民的节日,以节庆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节庆,让水蜜桃文化品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产业效益、社会效益。 记者:今年水蜜桃文化节主要活动有哪些?有何亮点? 毛水东:今年水蜜桃文化节分赏花季和品桃季两部分,共12项内容。今年活动有四大亮点:一是内容创新。3月14日在上海举行桃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将成立奉化、延边、珲春三地旅游联合推广中心;桃花马拉松新增2·12两岸共跑日,台北、台中、高雄、南投、福州、温州等两岸10座城市先后为奉化“桃花马”预热;桃源赶集结合桃文化展,并将新建、林家和滕头等村有机串联起来;蜜桃乡村音乐会、四大名桃产业发展论坛、中旅报组织的美丽中国行——名家奉化品鉴行、桃文化展等活动,将大大丰富和提升文化节的文化内涵。二是提升品牌。在上海、杭州组织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和水蜜桃品牌推介会,持续宣传,扩大城市影响力。通过水蜜桃品牌形象征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品牌口号5000多条,创意形象30多条,完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试验区概念性策划方案。三是两岸交流。借助桃花马拉松、两岸四地排球邀请赛、清明踏春等,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奉交流、创业,提升奉化对台的窗口影响力。四是助推产业。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在着力做大赏花经济的同时,坚持多业态并进,举行桃源赶集、桃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奉化水蜜桃品牌征集发布以及水蜜桃线上线下促销等,助推乡村文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增优。 记者: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如何?市民如何参与其中? 毛水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活动组织、场景布置、宣传推广等工作多线并进,相互沟通,整体联动。以桃花马拉松为例,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个省、直辖市的8400余名跑者参加,其中台湾地区130余名,规模远超去年。 本次水蜜桃文化节更加注重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市民除了赏花外,还可继续品尝老底子美食,参加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具体活动的预告和信息请市民关注奉化日报、奉化发布、掌上奉化、甬派、浙江在线等媒体。市民和游客可以选择喜欢的活动,感受水蜜桃文化节的魅力,也可以通过媒体互动,把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