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若清风徐自来

——读《朱自清散文精选》

    裘七曜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耳熟能详的大家。他的作品如《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我们曾读背过,相信至今依然有人能够倒背如流,挥之不去。

    也许是“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所以每每看到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总会情不自禁。

    全书分《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五章计65篇。《歌声》只是一篇有500多字的小文,但在文中的抒情却相当地纤细灵巧生动鲜明,通过在欣赏中西音乐中寻找独特的感受,在听、触、视、嗅觉的交融下,作者展开了蕴意无限的遐想,如“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让人在诗意盎然的想象中去感受“令我神迷心醉”的三部清歌。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挥洒自如地将语言运用得淋漓尽致。他对月色和荷塘的描写充满了空灵静美和淡雅韵致。如描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这样的比喻、通感、叠字等,将月下的荷花描述得灵动、巧妙……如轻云蔽月如流风回雪。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语言描写总是恰到好处。恰如清风扑面,静水深流;恰如灯下细语,星月微醉;恰如少女之娴,温婉明澈。不矫情不做作,娓娓道来,总能将最朴实的一面呈现给读者。读之更是琅琅上口,韵味无穷,使人身临其境叹为观止。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佳作,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幕,写得情意绵绵,动人心肠,感人至深。那种深深的父子之情,令人在读后情不自禁地掩卷深思,不忍卒说间有一种欲潸然泪下之感。所以说当朱自清先生逝去后,北京城内大街小巷的少年儿童都知道“那个写《背影》的作者走了”。可见这篇散文在当时确是脍炙人口、争相传诵的。

    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作品,从初期的如清丽婉转的鸟儿雀跃枝头,到质朴隽永,再到后来如激越翱翔的雄鹰俯视大地,无不彰显出他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

    另外,家里的一位先人当年在省立第四师范就读时曾聆听过朱自清先生的教诲(朱自清先生教他们哲学和国文)。在先人的日记本里,满满当当地记载着朱自清先生的教学方法和对他的敬仰之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先生欹嵚历落、其清穆如。也尝闻朱自清先生在反饥饿、反内战中,他激于义愤勇于担当,虽身患重病却拒领美援面粉,并于病危之际还嘱告家人遵守。其凛然正气,令伟人毛泽东为之动容:“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那卓尔不群的铮铮风骨。真,高洁之士也。

    从另一层意义上而言,这也是我喜欢朱自清先生散文的原因之一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