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老干部与一个文化礼堂的故事

    通讯员 卓建青

    东入溪口,有座山叫畸山,它是溪口的一道屏障。山脚下有个村叫畸上。因为改建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礼堂,它成了村里几十年来变化最大的一件新鲜事。于是有了一位老干部与一个文化礼堂的故事。

    他叫夏洪福,已78岁高龄了,是位老党员。他从溪口正局级人大主席退休后,又在溪口最薄弱的班溪社区干了12年。2016年年底,夏洪福户籍所在的畸上村举行换届选举。“大换血”后的村新班子成员觉得村底子薄、工作千头万绪,无从下手。有事问三老。最后,大家决定召开元旦茶话会,把从畸山村出去的乡贤请进来,共叙乡情,共谋发展之策。住在溪口镇上的夏洪福也在邀请之列。

    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夏认为,一个村与一个家一样,必须办一件迎合民意、大快人心的事,凝聚村民的向心力。针对村十几年停滞没改观的局面,他提议先从涉及每家每户婚丧事情的村服务中心着手,把这一破旧的场地改建成一个时尚的文化礼堂。一呼百应之下,夏洪福自告奋勇地担当起了“总顾问”。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老夏四处打听可学习仿效的榜样。在他的牵线带动下,畸上村组织村民组长以上的党员干部,远学慈溪的傅家路村,近观江口的蒋葭浦村、萧王庙的青云村和本镇的新建村。没日没夜,夏洪福拜老者、整村史,访工匠、做方案,不到一个月时间,终于把文化礼堂的设计方案弄了出来。经过半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辛劳努力,在村两委会的支持下,一个原来破旧不堪的服务中心,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耳目一新的近700平方米文化礼堂。连原本认为“没钱作啥怪”的村民也连连称赞。许多回乡探亲的村民和乡贤,都以家乡有这样的一个文化礼堂而自豪。闻讯而来参观的人群更是一拨接着一拨。

    一个礼堂,不仅增强了村干部为民办事的信心,让村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也获得了许多从畸上出去的乡贤的支持。村民、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幸一感动地捐献了一笔不菲的资金,为进村口至礼堂安装了一排近500米道路的路灯,村民再也不用走漆黑的夜路了。

    故事似乎很平淡,但老夏爱村献余热的精神为大家所传诵,也让村民感受到了新村两委会干部立志强村富民走出的第一步。

    图为夏洪福在打理礼堂卫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