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晓琳)下雨天走路不用再垫上砖头,看天空不再是被电线分割成条条块块,夜晚不用手机充当手电筒,技术不好的“小白”也能轻松找到停车位了……曾作为岳林街道比较老旧的小区,桃源小区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不少居民对日益改善的生活环境和设施予以点赞。 “先地下、后地上、再空中”,这是岳林街道立体式改造老旧小区的方式,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自去年10月以来,街道集中开展“治五乱”“查五违”“促五修”“建五制”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老旧住宅小区3个,并率先对桃源小区、大田小区进行集中整治。 “原来一下雨,地面积水泥泞不堪,现在可以放心出行。”桃源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去年底,街道、区房管中心共斥资3000万元,改造桃源小区、大田小区排水设施,完成小区11幢房屋的雨污分流,累计改造雨水管9.5千米、污水管14.5千米。地下工程完工后,“清爽工程”立即上马,修复道路约4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装约1.42万平方米,增加停车位700余个,补种绿化7500平方米,并重新改造小区路灯,安装路灯185盏,持续多年的“黑灯瞎火”现象已不再。而在空中,原本电信、广电、移动、联通构建的“蜘蛛网”通过拆除废线、归并散线、多线合一、整合入箱的改造模式,已变得井然有序,还居民一方清爽天空。 为着力缓解“停车难”,街道在老旧小区全面开展专项清理“僵尸车”行动,共计抄告违停542辆,发放温馨提示单386张;纠正乱吊挂、乱堆放290余起,清理零星建筑垃圾及杂物等20余车;清除各类非法张贴、涂写,拆除违章广告500余处,拆除面积1565平方米;整改灯杆广告100余杆,乱悬挂横幅320余条;实行垃圾分类,全街道共撤除79个垃圾桶,移至隐蔽点54个,增设垃圾房10个……区域内还开展20余次综合治理,劝导流动设摊、跨门营业620余起,排查小间违规出租96户,目前已整改搬离64户。 出行方便了,颜值提升了,居住安全了,这是居民们的普遍反映。目前,桃源小区32幢已完成入户楼道改造、楼宇门设置、雨棚改造、小间门刷新等,该幢房屋将成为整个小区的样板,改造将于5月底覆盖到整个小区。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采取“综合改造”加“微改造”的有机更新模式,将在10月完成桃源、大田、清泉三个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并积极发挥街道、社区、物业等各方力量,通过“治五乱”“查五违”“促五修”“建五制”,增强居民对城市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形成城市环境“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