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小风 近日,我的朋友圈被一个名叫王村村的奇葩小伙子刷屏。他似乎拥有大量闲暇时光,每天过着极度空闲的生活,比如花6小时数米粒,花3小时数草莓籽,将浴缸改造成“游泳池”还请朋友来浮潜,不停修改WiFi名字向邻居喊话……走红后的他登上目前国内领先的视频媒体“一席”的舞台,显摆他高段位的“无聊”生活:播下空心菜籽,同时亲自动手制做砧板、铁锅、菜刀和锅铲碗筷等,切割、铣刨、锤炼、打磨、泥塑、缝纫、彩绘,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最后还自己钻木取火,才总算成功吃到了一盆新鲜美味的清炒空心菜。王村村很能干,但在我看来,他这种炫耀式“原始生活”太过刻意,是他为了炒作苦心孤诣演的戏,更像是一出闹剧。 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才是真正践行自给自足、简单生活的典范。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他独自居住在瓦尔登湖畔,“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他根据自己这两年多的生活经验,写出了优美而深刻的作品《瓦尔登湖》。在这本书中,梭罗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完全可以从简单的物质条件中获得,因为人类的基本生存实在所需无多。 梭罗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期,市场经济十分繁荣,财富喷涌,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梭罗却明智地意识到,“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遂离开闹市,隐居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自己搭建房子,捕鱼打猎,晴耕雨读,过上了简陋到堪称贫寒、实则精神丰饶的生活。 孤身生活的梭罗是寂寞的,但他的内心充实而富有诗意。因为对物质欲望要求很低,所以,心智就变得很敏锐,眼耳鼻舌身意的功能无不发挥到了极致。大自然最本真的一面也由此得以窥探。譬如他眼中的湖水是有个性的,像感情丰富的人一样敏感且有层次。“湖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天性的深浅。”只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看到如此丰富的色彩、体会如此细致的变化。又譬如他描写森林里的各种声音,风声、水声、鸟声,土拨鼠嬉戏的声音,树枝折断的声音等等,细腻而富有情趣——只有一颗安静的心灵,才能听到、感知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梭罗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趣味盎然。与此同时,他还从每天的劳作与思考中得出了许多朴素又真挚的人生哲理,“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才会破晓。破晓的,不止是黎明。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晨星。”只有觉醒,才会领悟,“天亮了”这么一个稀松平常的自然现象,他看得多了,也能从中领悟一些东西。而天地浩大,太阳也微小如星,我们人类自身的渺小不言而喻。在《瓦尔登湖》中,这样的启迪比比皆是。 我们生活的时代跟梭罗所处时类似,可能更喧嚣、更浮躁,刺激和诱惑也更多,人心愈加动荡不安。现代文明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极大物质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困惑。而一味追求物欲,又会造成人的各种烦恼和痛苦。“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先哲早已告诫过我们:过分追求物质生活,贻害无穷。人拥有越多就越怕失去;相反,适当降低物欲,放慢生活节奏,回归自然,可以彻底放松我们的身心,心灵会变得简单和充实。就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一样,遵循简约单纯的自然法则,真实地活在当下,看门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让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像明月一样晶莹和圆融。不必为过多的物欲奔忙,从而享受更加真实的人生。更何况,“你本来就一无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