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志芳 在我的印象中,主业就是一个人的主要行当、本职工作,是谋生的主阵地;副业则是本人喜欢、勤于追求的本职工作以外的行当,是一种“赚外快”的代名词。可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更新,“副业”的概念和含义有了新的内涵和解读。 在区中医医院甘草志愿队80多名志愿者的眼中,主业就是救死扶伤,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副业就是立足农村开展中医特色义诊,传承、推广、发展中医药文化。因此从志愿队成立那天起,他们就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前往医疗资源薄弱的偏远山区“送医送药”;到南溪家苑小区、滕头颐乐园等地手把手教老人中医养生操;到方门小学、金钟社区为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中医药课,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神奇的中医药世界。甘草志愿队这种“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的副业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 在奉化,还有许许多多小草、小水滴、博爱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认真完成“主业”之余,从事着“爱心涌动、情暖老少”的副业,他们是新时代新奉化“主业”与“副业”的建设者、参与者、开拓者和奉献者,他们唱响了新时代新奉化“主副业交相辉映”的赞歌。 人的成就是由他每天所做的事情决定的,人这一生,最难的事情应该是“定位”。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如何作为和定位的问题,即便到了晚年,成了退休老人,也有一个作为和定位的问题,也有一个主业与副业如何取舍如何对待的问题。如老年大学在校生做好功课、完成学业是主业,参加歌舞、书法、绘画、撰文等社会活动是副业。还有很多退休老人凭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阅历从事着各式各样颇有意义的主业与副业,沉浸在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行列里,充实而幸福地欢度晚年生活。 虽然我退休只有十来年,但我也有清晰的主业与副业:编写方志、党史是主业,撰写阅评、文稿是副业。我从银行内退那年开始,就把编纂党史与方志作为主业,作为一份光荣而骄傲的事业,对自己一直按在职职工要求,天天按时上下班,在深入调研、搜集资料、提炼归类、精心编纂中尝到了检阅社会历史、探索传统文化的甜头。2018年元旦起,我的主业阵地转移到了宁波市奉化区党史办公室,从事《中共奉化党史三卷(1978—2002)》的编纂工作,在记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5年奉化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和璀璨历程中分享收获的喜悦、庆贺辉煌的成就。 “主业”有了收获和彩头,“副业”自然也会生机勃勃,我自感编纂党史、撰写“阅评”的主、副业应当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每天读奉化日报,每天看奉视新闻和民生1890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现、挖掘媒体报道的亮点和不足,实事求是地提出更多更好的阅评意见,我要求自己看新闻报道必须在细、实、钻上下功夫,写阅评稿件必须在准、深、精字上做文章。尤其对新闻价值高、指导意义强的大稿、好稿、专题稿,坚持咬文嚼字反复阅读,一方面从中吸取“写作营养”,一方面为“评头论足”提炼和积累材料。每当看到我撰写的一篇篇阅评文章被刊登在《日报通讯》和《电视阅评》,一种充实感、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庆幸进入老年后有这样的主业和副业等待着自己去作为去奉献,我期待晚年生活中能呈现更加出彩的主业和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