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景小芳)环境违法处罚案件的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大,在个别案件的从轻、从重处置把控上不够规范;建设项目“三同时”自主验收以来,个别第三方环保中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以环保部门名义开展“一条龙”服务,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环保廉政风险的隐患和权力寻租的空间仍较大,加大公众监督、把权力晒在阳光下,是防腐控变的有利手段。”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胡美幼说。 去年以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创新搭建全省首个公开议事平台,目前已就群众关切的议题开展议事达10期,作为加大公众监督参与、打造亲清政商、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项举措,其目的就是让监督严起来,把短板补起来,让环保的队伍强起来,真正实现公权力姓“公”。 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在每期议事结尾,派驻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由参加议事人员对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作风、工作效能进行“背靠背”评议,内容包括违法违规违纪审批建设项目、包庇纵容袒护隐瞒环境违法行为等9类,意见汇总后,由派驻纪检监察部门以《监督提醒表》方式予以反馈,实行跟踪问效,有力抓好整改落实。 通过评议,进一步挖掘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用于实际工作,创新推出一厅、一日、一课、一信、一市、一组等“六个一”服务,加强环保干部与企业、属地政府、群众、行业协会及第三方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提升了环保干部的服务意识。 据统计,去年我区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同比上升6.97分,位列宁波市第2位。今年第一季度,生态环境分局累计收到群众信访投诉86件,比去年同期下降48.2%,办结率100%,“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群众满意度100%。 深化政务公开、拓宽公众监督、搭建亲清政商、优化工作作风……一个议事厅,把群众、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环保专家、环保部门多方连在一起,有事大家议成为常态,风清气正、公开公正的风气也越来越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