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A7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蒋孟军:“让证据说话”,细微之处见真功夫

    刑侦大队的民警,总是穿梭在打击犯罪的道路上,寻访、摸排、思考、伏击、审讯、追踪……他们给人的印象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见面连打招呼都很奢侈。蒋孟军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松岙派出所的时候,他接触的是打架斗殴、入室盗窃等案件,到了刑侦大队后,他接手了通讯网络诈骗、涉黑涉恶等高难度案件。这一路走来,蒋孟军身上那股“没有凿不开的冰,没有闯不过的关”的韧劲充分展现了出来……

    努力寻找完美的证据链

    “用证据说话”这是蒋孟军对2016年5月份接手侦办的入室抢劫案子的要求。那是一个“零口供”案件——犯罪嫌疑人百般抵赖,拒不交代,让案情侦破一度陷入僵局。喜欢啃硬骨头的蒋孟军主动站了出来,誓要让犯罪嫌疑人“好看”。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资料的查阅中去,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证据,分析其间联系,并深挖出更为隐秘的细节。

    3个月过去,一个完美的证据链摆在了犯罪嫌疑人面前。在蒋孟军提供的强有力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几乎没有任何狡辩的余地,最终,让该罪犯伏法。

    每条证据都要仔细核查

    “办案就像做菜,而证据就如食材,如何做出一道丰盛的菜肴,首先就必须了解食材。”一路走来,蒋孟军对于如何搜集证据、如果完善证据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今年以来严厉打击的“套路贷”案件,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钻了许多法律漏洞。虽然明知他们犯了法,可如何将他们的犯罪事实抽丝剥茧,却需要花费大量功夫。恰好,蒋孟军是一个认真过头的人,只要是他经办的案子,一定会事无巨细地全身心扑进去…“每条证据都要仔细核查,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只要找准突破口,不怕撕不开口子。”蒋孟军的心里一直秉持着这个信念。他多次与同事探讨,提出很多自己的意见,并转换角色,试着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逆向思维,使他攻破了不少难关。

    为了办案“舍小家”

    只要有自己经办的案子庭审了,他就会赶去现场旁听,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侦破中更有针对性。“法律法规也在变化,检察院的意见我们得掌握、听取,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不希望我们的蹲点、抓捕、审讯所花的心血都白费!”蒋孟军说。

    和每个舍小家顾大家的民警一样,蒋孟军的日程表每天排得满满的,妻子怀孕,他几乎照顾不到。前段时间的一个深夜,他“难得”地出现在区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的房间里。那时,妻子即将分娩,而忙于扫黑除恶的蒋孟军只能在半夜加完班后来看一下妻子。当儿子出生的好消息传来时,蒋孟军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一转身,他又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