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茶白枇杷 串点欲成线

松岙典型引路促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袁伟鑫)最近几天,松岙镇平峰岙枇杷园一派丰收景象,果农卓建华和帮手们忙着包装刚采摘的白枇杷,装车发往宁波。附近的峰景湾茶场,茶农李光达也在茶园辛勤劳作,前不久的第六届“奉茶杯”茶业擂台赛中,他的茶叶赢得曲毫组一等奖,并代表奉化去宁波等地参赛。近两年,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松岙农业产业正逐渐走向精细化、多元化、专业化,呈现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态势。

    “最大的白枇杷每个有一两半重,市场上卖到2元多,和传统的红枇杷相比,白枇杷水分多、果型大、果肉脆,很受市场欢迎。”说起自家的白枇杷,卓建华颇为自豪,今年他种的50亩白枇杷获得丰收,每天销售近2000公斤,6月初可全部售完。

    卓建华从1982年开始种植柑橘,然而受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效益并不理想。七八年前,在镇农办的鼓励下,他从外地引进白枇杷,可是因为没技术,产量不高。镇农办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并把他送到浙江万里学院“深造”。有了技术支持的卓建华底气足了,白枇杷产量提升、品质提高。“两年前在镇政府帮助下,通过了宁波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在慕名前来购买的顾客也不少。”卓建华说,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达到40万元。

    在峰景湾茶场,150多亩茶园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只采春茶一季,亩产干茶7.5公斤左右,虽然产量不高,但品质好,价格高,效益不错。”李光达种茶已有12年,与父辈相比,他更注重科技。在镇农办的帮扶下,李光达多次与专家交流学习。他告诉记者,采摘的时间、气候会影响茶叶的品质,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让品质稳定在较高水平,从而提高效益。去年,光1家门店的销售额就达到400万元。

    镇农办副主任王珂说,下一步,镇里将出台相关农业扶持政策,并加大对农业创业者的培训,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打造松岙农产品品牌,让农户增产增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