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康新欣 春天的尾声,随着迅速攀升的温度渐渐远去。立夏悄无声息地走过,夜晚时分,河边散步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欢快、活泼,带点闷热,一年四季里,现下便是最喜欢的光景。相比冬日的酷寒萧瑟,夏日的生气更能给人希望。走在乡野田间,四处是扑面而来的清新。 清明时节,曾慕名前来卓兰芳烈士墓前缅怀英雄,只是当时烟雨蒙蒙,时间紧迫,未曾来得及好好欣赏一下海沿村的美景,心里始终盼着若有机会一定要再去一次。于是,在上周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再次来到海沿村,体会一番这里的山水画意。 海沿村位于松岙镇上东端,从城区驾车出发大约需要40分钟。沿途过来,道路两边一片绿意,阵阵暖风,吹得人有些惬意犯懒。 到达松岙镇后,也就意味着离海沿村不远了。初到村子,就被村里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所吸引。虽然之前也去过许多美化的乡村,但是海沿村却让人从细节之处感到欣喜。雪白的墙面上绘着各式花纹图案,将村子点缀得斑斓多姿。 海沿村的村民多以李姓为主,据村里的资料显示,南宋乾道年间,李氏先祖从福州逃难至此。建村时,因古时松岙地域皆是海面,还未围海建塘,村庄就在近海边沿,故名海沿村。 走在村里,到处能看到缤纷的墙绘。在村子东面,有一座东祐庙,徒步至此,碧树红墙,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显眼,与南边的景祐庙遥相呼应,系北宋年间所建。据传大革命时期,此处曾作为共产党的秘密活动场所,召开农会、组织发动群众。由于台风恶劣天气,东祐庙曾毁坏倒塌,2008年时由热心村民筹款重修。 在东祐庙不远处有一个省元塘,由于李氏第十代先人在建塘时高中省试第一名,为了纪念这一喜事,故起名省元塘。只是后来,省元塘多了一个外号,叫“杀人塘”,听起来颇为怪异。或许有人想问,好好的塘为何要起这样一个名字,其实当中还有一个故事。据传清咸丰年间,浙江仙居曾连年遭灾,民不聊生,于是村民都逃荒至松岙,在高山上开荒种植,只能吃一些番薯、芋艿等杂食,靠饲养家禽、捕猎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生活清苦。但不知为何,这些外来人逐渐强横起来,偷盗、抢劫、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并在山上设置石炮抵抗官兵的抓捕。 后来,当地出现了一位义士,有勇有谋,在他帮助下,官兵一举抓获了这群盗匪,并把作恶的头目在省元塘斩首。当地村民大快人心,并栽种了松树来庆祝平安,自那时起,省元塘便被叫做“杀人塘”,所栽的松树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时光流转,过去的种种已成历史,不管何种恩怨过往都随风而散,只要活在当下的人能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一切都不过是浩渺云烟。 海沿村的面积并不小,在去过的诸多村落,未曾见过像海沿村这么大的村子,若要仔仔细细逛完整个海沿村,恐怕2个小时都不够。不时有游客外人到访至此,且大多来此是为参观卓兰芳纪念馆。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海沿村,我想那一定是红色,因为它不仅是烈士卓兰芳的故乡,更是宁波市成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 走进纪念馆内,是一个幽静整洁的四方院子,里面有展厅、展出了烈士事迹的图片资料,故居老屋内有烈士生前使用的桌、椅、床等生活用具,展现了原有风貌。在这里,了解到了卓兰芳烈士的英勇事迹,给人以力量和鼓舞。1926年春,中共宁波地委派卓兰芳回到家乡奉化建立党组织,他以松溪小学为掩护,深入了解贫苦农民的状况,物色培养积极分子,开展农民运动。1930年9月在杭州被捕,10月5日牺牲,时年仅30岁,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亦换来了这片土地的一方安宁。 从烈士纪念馆出来,看着灿烂的阳光,脚下是平坦的通途,愈发感觉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来之不易的平安与幸福。沿着小径继续往前走,是一个新修建的休闲广场,供村民休闲娱乐之用。只是如今白天较热,又时值中午,未有什么人在此休息。广场上有一块李栖筠的“三义”故事牌。李栖筠是元朝的一位进士,晚年以体弱多病为由告老还乡,回乡后为村民做了许多好事,其中有三件“义事”被记进族谱,为后人津津乐道。 古时的松岙称松溪里,虽然繁华,但是路却又小又崎岖,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村民通行十分不便。李栖筠对此十分同情,于是他劈路建街,将路改造成了一条两百余丈长、全部用砖铺成的大街。期间,李栖筠不分寒暑昼夜、捐钱百金,耗时两年终于把砖街建成,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此为一义。砖街修完后,李栖筠担心行人没水喝,便挖了口井,即使遇上大旱,这井仍然有水,解决了村民的喝水之难,此为二义。后来,李栖筠雅好经史,但发现村里的年轻人没有地方可以上学,便出地出资鼎力建校,办起了松溪学堂,当时在奉化类似的学堂仅有4所,解决村民的就学之难,此为三义。 如今时光走过数百年,砖街已非当日景,但是义井和学堂都还完好地留存了下来,滋养着生活在此的村民们。走一趟海沿之行,看到了更多先前不曾了解的历史与风景,而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故事上演,谁都无法预知。唯一能够知晓的便是这里的村民会继续平静、幸福地生活下去吧…… 小名片: 海沿村,位于松岙镇上东端,地理位置优越。东溪之水窜村而过,下湖线、沿海中线近在村口,距奉化、宁波、栎社机场均在一小时车程内,交通便捷。素来有松岙门户之称,离村南五里象山港,出海可达全国沿海。海沿村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现有村民1000余人。 玉溪河 卓兰芳纪念馆 休闲广场 墙绘 东祐庙 村内一景 兰芳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