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应村办起老人食堂

老人一日三餐不用愁

    本报讯(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应国民)昨天中午,86岁的朱召玉与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村老人食堂就餐,一碗红烧肉一碗清蒸小黄鱼,另加一碗豆腐汤,朱召玉吃得津津有味。“以前村里没有办起老人食堂时,常常为一日三餐发愁,现在无忧无虑了,全靠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朱召玉笑着说。

    这几年,随着朱应村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一日三餐不仅困扰着他们的家庭,也牵动着村干部的心。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村党支部书记朱东召多次与村干部商量研究如何办好村老人食堂事宜,认真听取老年人意见与建议。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去年9月,村里投资41万元,添置厨房设备,把村办公楼一楼腾出来作为老人食堂,进行了装潢。村里规定,年纪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到老人食堂就餐,每人每月只需交200元,保证每餐两菜一汤。残疾人、聋哑人不受年龄限制,交费优惠,食堂其他的运营成本由村里补足。全村有24名符合条件的老人报名就餐。去年9月15日,朱应村老人食堂在阵阵鞭炮声中热闹开张。

    记者在该村老人食堂采访时注意到,红烧茄子、清蒸小黄鱼、青菜炒肉片等菜肴摆在餐桌上,任由老人自行选择。今年87岁的朱根瑞开心地对记者说:“以前自己烧菜非常麻烦,烧出来的味道也很差。现在不一样了,不仅每天能吃到鱼肉,还有这么多老年人相伴,非常高兴。”今年4月,90岁的朱信和从上海回到老家朱应村居住,现在与村里老年人一样天天在老人食堂就餐。朱信和说,朱应村的变化真大,把老年人一日三餐的大问题解决了,我有时间可以到处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在老家安度晚年真是太幸福了。

    朱东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村里每年需向老年食堂支付约10万元的运营费用,而村级年经济收入只有40万元,承办食堂让村里加大了经济负担。但朱东召表示,为了让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幸福,他们会坚持把老人食堂办好,不让老年人增加负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