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叶 通讯员 徐腾辉 “麻烦你们把东西收收进去,现在萧王庙变漂亮了,我们仍然要保持整洁。”6月4日,尽管烈日当空,皮肤晒得黝黑的萧王庙街道城管中队队长杨国平带领队员,依旧走在萧王庙街道的主要道路——岭东东路和萧奉路上巡逻检查。“每天几乎工作10小时以上,手机里每天记录的步数约在2万步。”杨国平说,这样的状态已成习惯。 自2016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以来,萧王庙街道确立“书香桃源•剡东古镇”建设主题,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决策部署,成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双组长,亲自组织部署,亲临一线落实,全面统筹协调整治行动的开展。同时,设置治理“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摊乱摆”“低小散”“治水治污”等六个专项工作小组,建立班子成员领衔负责制、每周工作分析制、每月督查通报制。 城建办主任李旦今年39岁,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骨干。去年4月、5月时,恰逢整治关键期,他腰椎间盘疾病突发,在宁波和绍兴做了3次手术,但依旧早晨4时出门,下午回单位盯工程进度,没有在家休息一天,一直奔走在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的第一线。在这样一群人的带动下,街道所有整治项目提前3个月完工。去年上半年,1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的民生工程全部完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镇区污水管网提升工程通过验收,新建停车场2个,新增停车位508个,设置垃圾收集点62个,改造公厕30座。同时,持续举办水蜜桃文化节、芋艿头文化节、萧王庙庙会三大节庆活动,修缮古建筑5万平方米,彰显了萧王庙“宜居、宜业、宜游”的千年古镇魅力。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铁军,小城镇的颜值越来越高。”街道办事处主任陆剑波表示。据悉,这个平均年龄35周岁左右的干部群体,冲在一线,勇挑重担,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努力打造具有萧王庙特色的魅力亲民风情小镇。去年8月,街道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成为省级样板小城镇。 看着干部们的辛勤付出,青云村村民杨钢伟感同身受,主动承担起自家小店的门前三包。他说:“整治让村庄面貌大变样,路面更通畅了,环境也更好了,游客也更多了。” “以前道路两侧车辆违停和乱摆摊、乱堆物现象严重。沿路商铺门面和招牌五花八门,不少已经破旧,还有随处可见的‘赤膊房’。电线乱拉、走线混乱,大煞风景。”71岁的岭东村民郑前贤每天会在岭东东路附近绕一圈,他竖起大拇指夸赞街道干部:“小城镇综合整治好,现在沿街老房子都是统一的外立面,古色古香,连我远方的亲戚都喜欢来这里串门。” 通过考核的喜悦,并没有减缓这个团队的脚步。完善长效机制,落实第三方公司监管机制和各村保洁考核责任制,定期开展党员义务行动等,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死灰复燃”,萧王庙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正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