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伟鑫 今年40岁的林军辉曾是一位厨师,因从小喜欢雕刻,餐盘上雕花得心应手,但他并不满足,他手中的雕刻刀越来越小,后来雕刻起了桃核,成了一名核雕师傅。 在林军辉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桃核雕刻,小小的桃核上雕刻着山水、人物、小品,巧夺天工,精致而有韵味。在果核上雕刻的核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认为桃核能够驱邪除灾,同时其质地坚硬、取材方便。“以前一直雕刻橄榄核,后来觉得奉化是水蜜桃之乡,桃核雕刻更能够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于是就开始试着在桃核上雕刻。”林军辉从事桃核雕刻有10多年了,相比光滑的橄榄核,桃核上的沟壑状纹路复杂多变,除了工艺复杂外,更耗费时间。 在林军辉的核雕作品中,记者看到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龙须和龙鳞清晰可见。“像这样的核雕最起码花上10天才能完成,而且必须用30倍的放大镜照着才能雕刻。”林军辉说,核雕本就是“细活”,雕刻这条龙,更是细上加细,难度挺大。虽然雕刻中可以用到机器,但都只是在最初打型阶段用,其余环节靠手工一刀一刀地雕刻,需要全身心投入,达到眼、心、手合一的状态,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要完成一件作品往往要重复很多次。 记者了解到,林军辉的核雕技艺大部分都是自学,通过核雕爱好者间的交流提高技艺。后来,林军辉自学遇到了瓶颈,于是就到丽水青田县拜师学艺3年。林军辉说,核雕最难的还不是技术,关键在于根据桃核的特征随形取巧,构思雕刻,有时候往往要观察大半天才会有一些思绪。最近几年,他的创作中带了不少本土文化,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弥勒造型的桃核雕刻,不少作品刚完成就被人买走了,价格往往能达到四五千元一个。 “目前桃核雕刻的市场大多在杭州、上海,因为费时费力,产出量也稀少,价格比较高,普通市民往往望而却步,这其实不利于桃核雕刻的发展。”林军辉说,他打算开发一些如桃核印章、戒指等相关的文创产品,便于制作的同时价格也会比较亲民,市民也能够接受,更能体现奉化的本地桃文化。 图为林军辉的桃核雕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