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晨波:“85后”种粮大户

    江口街道浦口王村村民王晨波说不上是最有经验的种稻人,但他算得上是最年轻的种粮大户。1985年出生的他不忍心看着年迈的父亲在田间辛苦劳作,便放弃工作,回归农村。

    “其实,做农民很快乐,脚踏实地的感觉挺好!”在浦口王村的水稻田里,记者见到了王晨波,第一眼看上去,他的皮肤黝黑,样子有些憨厚。由于长年奔波于田间地头,摸索出了一套高温育种的方法,他在自家空地放置了一个塑料薄膜棚,安装摄像头随时查看棚内情况。

    对于年轻人来说,回归农村是一个很难得的决定。2005年回到家乡后,王晨波开了8年的收割机,每日奔波在田间,向老农民请教技术,邀请江口街道的农技员下乡指导。经过几年学习,他掌握了对水稻的施肥、打药、田间管理、如何防治病虫害,并学会了各种农机作业。2008年,他和父亲在浦口王村承包了30亩土地开始种植水稻;2015年,土地承包面积增加到380亩,王晨波成为宁波奉化浦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成为目前我区最年轻的种粮大户。该合作社共有6台插秧机、4台收割机、7台拖拉机、2台植保机,在王晨波的统一规划下,合作社开始对外农机服务。2017年,王晨波想成立自己的品牌,跟合作社社员多方交流后,开始学习种植优质稻谷,并注册了“甬奉浦兴”大米商标,特制合作社专用米袋“浦兴大米”,统一包装销售。同年试种20亩优质稻谷,不到20天就销售一空。2018年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200亩,种植的单季水稻达到亩产760公斤、早稻亩产500公斤、晚稻亩产660公斤的高产,得到区农技专家的好评,他销售的大米,一经推广就抢购一空,优质大米的口感和质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江科峰:平凡之路开出文明之花

    一个雨天,在溪口镇钟甘家村委会公交站,记者见到了263路公交车驾驶员江科峰,发车间隙有20分钟休息时间,他也没闲着,仔细检查油、电路、水箱、方向盘、制动、轮胎气压等,确保车辆性能良好后,准备下一趟发车。

    263路是溪口镇里较为复杂的一条路线,途经学校、工业区、菜场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乘客多为上班族、学生。积累了多年的行车经验,江科峰基本知道乘客在哪儿下车,常常提醒他们不要坐过站。很多乘客也都认识了这位热情洋溢的驾驶员,上车就会跟他打招呼。

    穿梭于溪口的大街小巷,江科峰的263路公交车总是上演着看似平淡却又温暖人心的事。半年前,一位乘客在公交车上遗落了手机,江科峰发现后等对方打来电话,第一时间还给对方;有一次,一位乘客的皮夹遗落在座位上,江科峰上交公司办公室,等待失主上门认领。早、晚高峰时段,经常堵车,江科峰总是谨慎驾驶,小心避让过往行人和车辆。“遇到乘客不理解的特殊情况,我就耐心劝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江科峰说。

    作为年轻驾驶员,江科峰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赢得了不少荣誉。2017年11月,他代表公交公司参加了“宁波市第二届‘宇通杯’公交驾驶员优质服务技能大赛”,获得了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个人也先后获得宁波市首届公交驾驶员优质服务技能大赛“优质服务能手”;宁波市第二届“宇通”杯公交驾驶员优质服务技能大赛“优质服务能手”;2017年度宁波市“公交都市杯”创建竞赛活动公交文明服务之星;宁波市第四届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精英赛第三名和“宁波市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在宁波市第四届“比亚迪”杯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精英赛中获季军。

    周凯:自信人生更快乐

    走进博尔电器工疗车间,记者见到了周凯正一丝不苟地做着气动零件。浓眉大眼的他格外清秀,小小的身板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但经过一番交谈后,才发现周凯是个乐观开朗的男孩。

    周凯出生于1995年,是萧王庙街道云集村村民,他出生的时候,一只脚就有残疾,为肢体二级残疾。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他总是在想:父母在一天天地老去,自己长大了要做些什么。18岁的时候,他来到工疗车间上班,虽然收入不高,每天还要来回转公交车,但他很高兴,因为他能养活自己了。

    如果说工作让周凯养活了自己,那么成为一名志愿者则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去年初,周凯第一次参加在萧王庙街道棠云村举办的便民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只是做统计工作,帮大家弄‘We志愿’平台的操作,但我觉得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周凯对记者说,之后的每个周末,只要慈善义工有活动,他就会参加。

    周凯特别关注奉化慈善义工“留守爱”留守儿童关爱项目。今年六一节,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带着留守儿童走进滕头美食园。他说:“虽然我脚残疾,但我有父母的关爱,比起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爸妈的留守儿童,我是幸福的!”

    今年6月底,周凯通过考试,结束了成人高中的学习。“我打算继续学习,选一门专业,学习大专的课程。”周凯说,他要不断充电,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除了上成人高中,周凯还拜同是残疾人的电器维修工刘水平为师,希望学一些电器维修技术,以后参加一些便民服务活动时能用得上,同时自己也能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

    袁伟鑫:绘百姓民生 话社会时弊

    熟悉《奉化日报》的读者,都知道每周四2版有一档漫画栏目《小袁画新闻》,也熟悉漫画的执笔袁伟鑫。“绘百姓民生 话社会时弊”,他的漫画在受到读者认可的同时,还多次获得浙江省县市区域报新闻奖、宁波新闻奖等奖项。

    袁伟鑫自2009年1月进入奉化日报社,把自己10年的青春和汗水奉献在了新闻事业上,自己也从“小袁”成了“老袁”。他说:“民生新闻发生在每时每刻,只要有新闻、有采访任务我都从不推辞。”

    作为《小袁画新闻》的主创,袁伟鑫长期关注社会热点,并将其通过画笔表达出来。2014年,奉化发生多起因工程车辆违反交通法规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为此,袁伟鑫通过画笔将这一现象进行了曝光,漫画《这些移动炸弹该管管了》刊登后,引起读者的共鸣,也督促了相关部门加强对工程车辆的管理力度。同时,该漫画获得了当年宁波新闻奖二等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袁伟鑫对我区的公益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宣传,民生版面从2018年刊出“报春花开公益小站”栏目,扩大了我市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同时为营造我区和谐热心的社会形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为民生新闻部的负责人,袁伟鑫还组织策划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报道先进人物、宣传正能量,营造文明氛围。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一杯水 温暖一座城”公益活动,2017年策划组织了礼让斑马线系列报道,2018年组织记者开展奉邑文明在行动系列报道,宣传和推动奉化文明的城市形象和环境。

    助力“三年大变样” 勇做时代弄潮儿

    ——寻找百名“奉化青年榜样”系列报道(一)

    记者 杨长乐 通讯员 江林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更好地激励和引导青年志存高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自觉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担当,推进奉化“三年大变样”、实现“后来居上、最美最好”新奉化贡献青春力量,今年3月起,我区开展2019寻找百名“奉化青年榜样”活动。即日起,记者与团区委相关负责人通过走访和文稿整理的形式挖掘一个个优秀青年典型,通过专栏形式为读者展现我区部分优秀青年榜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