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委统战部 近年来,我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扎实做好“亲”“清”两篇文章,通过“政商面对面”“靶向服务”“511培养计划”等举措,努力打造对话、服务、成长三大平台,全力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扎实做好两篇文章,全力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一)四措并举,做好“亲”商文章。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持续推动构建尊商重商、兴商强商、亲商爱商的发展环境和浓厚氛围。一是建机制。完善区四套班子领导结对联系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重点非公企业制度,按照“1+1+2”模式,明确联系职责,印制《联系交友纪实本》,建立回访机制,推进政企联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奉化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以上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探讨非公经济发展大计。二是树典型。协助区委区政府举办两次“经济风云榜”评选活动,表彰年度非公经济发展典型;开设“奉商好故事”专栏宣传,连续在当地主流纸媒头版刊登40多位企业家创业创新事迹,全力营造尊商重商浓厚氛围。三是优环境。制定发布《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构筑一流发展环境若干措施》,出台营商环境、产业环境、人才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五方面60条具体措施,进一步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四是强服务。深入实施“四联四跑”联企业、跑企业专项活动和统战系统“四跑四促”跑企业、促发展专项活动,服务企业办实事、解问题、救急难、促服务。 (二)部门联动,做好“清”商文章。建立“统战部门+职能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协同联动机制,持续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亲清和谐的营商环境、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制定负面清单,划清“红线底线”。2018年,区统战部联合区纪委区监委在全大市率先出台《政商关系行为守则》八条和《政商交往若干具体问题行为指引》十六条,厘清政商交往边界。今年推出“一卡一单一榜”(护航民营经济联系卡、亲清反馈单、政商交往行为“红黑榜”),进一步细化政商交往行为标准。二是开展“纪企联动”,共建清廉阵地。会同九部门制定《关于奉化区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纪企联动”“检企联动”“送法入企”等活动,在协诚、佳尔灵两家企业试点创建,系统推进企业清廉建设。三是打造评估体系,强化“环境监测”。与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探索建立区域营商环境(亲清指数)社会评估体系,对政府各部门服务效能进行全面评价,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效能。 二、积极打造三大平台,全力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立体式”对话平台,畅通政企沟通“双向渠道”。为助推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平等对话,架设“政商面对面”平台,并通过电视访谈、线下互动、双向挂职等载体,对其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拓展和深化。一是开设“政商面对面”电视系列访谈栏目。立足构建非公企业诉求发现、反馈和协调平台,开设“政商面对面”电视系列访谈节目,围绕《民营企业职工子女入学入园》《民营企业发展的要素保障》等主题录播12期节目,30多位企业家和20多个部门负责人参与现场面对面交流,推动解决涉企问题28项,有效推动政府部门提升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政商面对面”政企月度交流活动。在电视系列访谈栏目找症结、亮问题、畅渠道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参与范围,开展“政商面对面”线下交流。今年一季度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题,举办了“互联网+智慧用工”“互联网+智慧用电”“亲清税企·共话减税降费”“奉化·柬埔寨工业产品对接会”等4期政企面对面月度交流会。三是启动“政商面对面”政企双向挂职计划。启动“政企双向挂职”计划,围绕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选调企业家和企业骨干到发改、经信、商务、税务等部门和行政审批中心挂职锻炼,通过政企“角色互换”体验,增进政企互融共进。 (二)打造“靶向式”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服务“落地生根”。为助推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结合“最多跑一次”和基层“四个平台”建设,在莼湖镇试点“政府靶向服务”模式,打造基层企业服务一站式平台。目前该模式已列入全区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并在各镇(街道)全面推广,着力升级“靶向服务”2.0版本,通过开展“走入式”服务,构建“问诊—坐诊—出诊”闭环模式,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精准度。一是开展“一站式”集成服务。以镇(街道)涉企服务部门和基层站所为主体组建政府“靶向服务团”,下设劳动保障、融资服务等若干服务队,设立AB岗联络员,签署部门、商会双向承诺书,制定涉企服务标准,依托商会服务中心等场地,建成“一站式”集成服务平台。同时建立“惠企政策数据库”和“企业需求数据库”,破解基层涉企服务供需不对称等问题。二是创新“双轨式”精准服务。编制《集成服务日程表》,同步开展涉企服务部门、基层站所每日排班坐诊和商协会(副)会长现场轮值,为企业提供部门+商协会“双轨一体式”服务。并根据企业需求,开设“跑小二”代办、多部门“集中会诊”“所长说事”学习课堂等服务项目,满足企业多方面需求。三是探索“三方式”服务测评。制定靶向服务考核办法,通过镇(街道)班子考评、部门自评和企业满意度测评三方评测,着力构建相对完善、科学的政商关系评价体系。以莼湖镇为例,今年以来,累计解决涉企发展问题23件,完成企业发展要素保障事项21件,协助企业融资1700万元,化解涉企纠纷25件,“所长说事”学习课堂受益人员达1200人次。 (三)打造“阶梯式”成长平台,助力企业发展“青蓝接力”。为提升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奉化区企业家“青蓝接力”培养工程暨“511”培养计划》,以新生代企业家和年轻企业骨干为主要培养对象,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培育50名领军企业家、100名骨干企业家和1000名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一是整合政府资源。统筹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成立由区委统战部、工商联、经信局、金融办、商务局、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企业家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项资金,统筹开展差异化、精准化菜单式培训。二是设立培训基地。以区社会主义学院为主体教育基地,同时打造“北大创业营”“华尔大学”“秉航学院”“山丘汇”4家实训基地,积极推动形成若干个创新创业微型集群。三是丰富培训形式。完善新生代创业导师顾问团队建设,开展新老企业家对话活动;每季度举办“企业家沙龙”“新生代管理论坛”主题活动,并根据奉化产业发展特点,设置气动、服装等多个专题培训班次,切实提升培训实效,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