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胡绪海)记者昨天从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获悉,今年,我区甲岙、东姜坑、谢界山、湖边桥和楼隘等5个村创建省“一村万树”示范村工作有声有色,进展顺利。目前,上述5个村的珍贵树种护育工作已全面展开,等待10月以后验收。 “一村万树”指以1个村新植1万株树为载体,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持续加快农村绿化步伐,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乡村绿化体系。去年,我区制定实施“一村万树”三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边角地、拆违地、四旁地、庭院地、公园、闲置地、道路、河道和山坡地等适宜种植地段,种植香樟、银杏、黄山栾树、浙江楠和罗汉松等珍贵树种,每村栽种珍贵树种1万株以上,初步构建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屏障。到2020年,实现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成1个“一村万树”示范村,“一村万树”推进村136个。去年,金峨、锦溪、方门和洞坑等4个村成功创建省“一村万树”示范村。 今年,裘村镇甲岙村,溪口镇东姜坑村,大堰镇谢界山村、湖边桥村,莼湖镇楼隘村等5个村在创建省“一村万树”示范村工作中,从各自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科学规划,利用边角地、道路两旁等“见缝插绿”。每个村栽种珍贵树种1万株左右,投资3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