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在柜子里的“光荣岁月”

——记退伍老兵毛信刚

    记者 邬雪珂

    实习生 葛柯汝 蒋瑜

    推开一扇老旧的门,穿过一个小院子,来到退伍老兵毛信刚的家。这是一幢二层的房子,处处是岁月的痕迹。只听到木质楼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一转头,看到毛信刚正在走楼梯的最后几个台阶。今年89岁的毛信刚头发花白,还有些耳聋,但是腿脚依然利索,说话也中气十足。

    在邻居的眼中,毛信刚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唯有熟识的人才知道,他曾当过兵,并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毛信刚平日将自己的“光荣岁月”安放在柜子里,今天,他将一张张奖状拿出,向记者展示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薄薄的几张纸已泛黄,纸上还有几道深深的折痕,尽管如此,纸上的色彩依旧鲜艳,黑色的报功文字依旧清晰。“兹有毛信刚同志在完成战修筑城任务中创立功绩,经批准为工作二等功,特发奖状,以资鼓励。”

    看着自己的奖状,毛信刚说起了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毛信刚少年时曾辗转宁波、苏州、南京等地求学。1949年6月,因家里实在供不了毛信刚念书,19岁的他念完高一,选择了参军。最开始,毛信刚随部队驻扎在鄞州东钱湖镇。那会儿新中国还未成立,土匪流寇不少,毛信刚进部队就要跟着打土匪。“我在那只呆了短短几个月,没遇上过大批的土匪。那时候武器不好,但是靠着部队兵多,也能吓跑那些土匪。”

    1949年10月,毛信刚被调到舟山守岛。因为毛信刚上过高中,文化水平比一般士兵好,因此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文职工作,当过宣传员,也做过财务,还给其他士兵上过课。但是,毛信刚印象最深的是打坑道。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舟山是解放台湾的前哨阵地之一,一直处于战备状态,当时驻扎舟山的士兵几乎都打过坑道,毛信刚也不例外。坑道就是防空洞。舟山多山,打坑道很费力气,大的坑道施工,有风钻帮忙打孔,而有些则需要靠钢钎钻孔,钢钎要靠大铁锤敲进去,再在所钻的孔中装填炸药。炮响过后,先由有经验的老兵或干部去爆炸点检查有无哑炮,还要排除险石。等确定安全,再让大部队进去清理碎石。毛信刚感叹道:“打坑道我记得最牢了,累啊,一天下来手都会抖。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活真是蛮危险的,什么时候出点意外,把命交代在那了也是可能的。”

    “有些事我记不清了。这段岁月虽然艰苦,但我从未后悔过当兵。”毛信刚说完轻轻合上了奖状,按照原先的折痕将它们收好,整齐地放在一起,把奖状放回柜子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