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应国民 “美丽乡村建设既体现了发展之美,也释放出文明之美。”日前,江口街道党工委书记卓仲强就如何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时说,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秉着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以铁一般担当,齐心协力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组合拳,农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涌现出一批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业兴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该街道持续接力,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方面起步,不断拓展建设内容,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形成整体推进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生态为底,绘就乡村振兴蓝图。开展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清洁田园建设,创建小康村、中心村、历史文化村,整个街道焕发出“乡村旅游勃发、创新创业火热”的景象。据卓仲强介绍,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江口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乡村文明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补齐环境保护短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街道确立总投资2.2亿元的16个整治项目,涵盖城镇秩序、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产业提升等民生工程,其中整治改造道路15公里,完成植绿补绿10公里,完成立面改造10万平方米,城乡生态环境面貌明显改观,改造公厕104座,新建健康步道15公里,铺设市政污水管网39公里,农村污水管网210公里,拆除乱搭乱建建筑4万平方米,整改各类破损墙体10万平方米。“随着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的推进,群众乱倒垃圾现象大大减少,居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同时河道落实河长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卓仲强说。 产业为基,书写绿色农业长卷。江口是中国服装之乡,这座孕育着梦想的小镇,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业区域格局初现雏形。 街道坚持特色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挥自身产业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的特点,力促经济稳中有升、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笔者获悉,街道已分别在绿苑果蔬放心园、新艳农业公司建立蔬菜基地、菊花基地,在周村试种10万株菊花,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政策优势,促进资源优势相互叠加。鼓励粮食专业大户及合作社,提高土地复垦种指数,扩大高产品种的种植面积。将发展农业与乡村旅游相整合,全力推动旅游业建设。尤其在蔬菜种植方面,注重培育智能型果蔬生产基地,即以无公害农业基础为依托,支持、引导葡萄、草莓、火龙果、无花果等农产品采摘游有序发展。 “改革必须得啃硬骨头,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让敢担当、善作为成为江口最鲜明的特点,迎难而上,困难一个个予以克服,工作一件件落到实处。”卓仲强表示,今年,江口提出并推进“五大攻坚战,决胜三年大变样”项目,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尤为重要,作为街道主要领导不仅要紧盯每一个项目,更要现场督办重要环节,要勇于担责、善于履责、全力尽责,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