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裴庚益 尚媛)日前,我区和宁海联合组织200多位村(社)书记,到尚田镇大岙村现场学习考察垃圾分类做法。 当天下午,书记们在大岙村党支部书记周秋萍的带领下,沿着环村道路,参观该村垃圾分类的做法。先后考察村口广场、党建长廊、村民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和沿路各户村民的门前垃圾分类桶,了解大岙村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布置、垃圾分类设施、推进垃圾分类的举措和模式。实施垃圾分类后,大岙村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的提升,让书记们觉得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大岙村是尚田镇垃圾分类试点村,地处甬临线3千米处的东侧,三面环山,山绿水清。全村共有220户人家,人口为621人,党员38名,村民代表35名。自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以来,大岙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投入资金,设置“四分”大桶1处、“二分”大桶10处,并为每户家庭设置了门前“二分”小桶。 该村在推广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全村村民以5、6户为一个单位,划分24个网格,每个网格的垃圾分类由一位党员负责,共有24个党员负责整村垃圾分类。“每位党员首先学会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再入户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在给村民培训、宣传到位后,党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开展监督。”据周秋萍介绍,村内的每户人家都下载手机APP“分类帮”。每天村内有专人在下午5点半到7点之间,对每户人家的分类情况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上传到“分类帮”。“分类帮”平台的工作人员根据每户人家每日上传的记录,了解每户的分类情况,按照情况的好坏给与优和差两档评分,同时定期做好表单以及反馈。垃圾分类入户指导员依据后台发送的情况报告,有针对性地“一对一”上门指导村民进行正确分类,提升垃圾分类的正确率,促进垃圾分类的专业化和高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