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七曜 陈峰是一个勤奋的本土作家,在报刊和杂志常常见到她的名字。她的文字里,你可以窥见人情之美、读书之美、民俗之美……有时,即景抒怀,因事感发;有时,语言率真,设境明丽……那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清丽,在星星点点间,流水般地倾泻着如歌的岁月和幸福的微笑。这些温润如玉的文字,宁静而又美丽,婉畅而又流美,烂漫而又飞动,总会让人手不释卷,不知不觉间又会去翻阅她的作品。 在《童年的夏天》一文中,她挥洒着清风朗月般的笔端,行云流水、笼往事于形内。少年时光的种种乐趣如春风万里,跃然纸上,于一片蓝天、无限广阔间令人穿越记忆的隧道,再次和过去的自己相遇。读后于无声处忍俊不禁地偷偷窃笑,也情不自禁地回味起自己小时候那些天真烂漫、色彩饱满,“笑到头掉”的往事来…… 在陈锋的文字里,你可以看到她发了工资全去买书的那种“傻劲”,有她投稿第一次被刊用的喜悦,有她行走祖国大地油然而生的思古之叹,有她和爱人及孩子之间其乐融融的趣事,有她对微信朋友圈利弊真知灼见的看法…… 文字就像一束光,在熠熠生辉的同时,总是照亮别人前行。 喜欢陈锋的文字,所以每在那些报刊看到署名是陈锋的文章,总会“饱逮一餐“,如掬一捧清泉,浸润心田。 游心无垠,远思长想。从陈锋那些情怀真意的文字里,可以看出她是个孜孜以求、潜心耕耘的作家,以挚爱之心拥抱山水、生灵、人间,展露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及充满灵性的思想。同时,我也比较赞同老作家孙犁的说法:文人宜散不宜聚。作为一个写作者,必须耐得住寂寞,能隐忍独语,在寂寥中寻找宁静和遨游书海的乐趣,在晨昏间云蒸霞蔚,月白风清,然后启迪思想,精神激荡,有感而发,一气呵成,秀气成采。当然,也需要接触生活,要学思践悟,要有家国情怀,正所谓“生活培养作家”。在生活中要广种善心,博采慧心,独运匠心。也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否则,写出来的作品无疑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陈锋我见过两次,一次是在卓科慧先生的三味书店每月相聚一次的“沙龙”上。当我得知这就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陈锋时,自是投以尊崇的目光。她含着笑,双拳端拱,神采飞扬,像一个侠气少年。另一次是区作协大会上,看到她抱了一大堆书,义薄云天、乐不可支地在发书。我戚戚地上去“讨”了一本《峰回路转》。 读好书总让人心绪饱满,浮想联翩,如聆听海和风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