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小学503班小记者 胡栩豪 期末考一结束,我就去看望在复旦上学的姐姐,让我有幸一睹复旦大学的“庐山真面目”,跟随姐姐体验在复旦! 到了正门,门上“复旦大学”几个金灿灿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一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为了更快欣赏到更多的美景,我不禁奔跑起来。“弟弟,快看!这是我们校园中最抢眼的标志!”顺着姐姐的指引,我看到了巍然矗立的光华楼,中间用透明球体连接,形似双子塔,真美!“有意思的是,由于这幢楼构造奇特,大楼附近形成了一股异常凶猛的过堂风,并且四季不断,被我们戏称为‘光华风洞试验室’,夏天这一带格外清凉。”听了姐姐的解说,我赶紧在那儿体验了一把,果然名不虚传! 步入复旦纪念馆,在这幢经历百年历史的老楼里,讲述着复旦从前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我看到各种如雷贯耳的名字:严复、马相伯、颜福庆……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他们守护这所学校付出的汗水和艰辛……里面还有很多纪念品:复旦学服、复旦书签、复旦好笔……这一切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复旦大学的丰功伟绩、复旦大学的名人名师…… 绿树,校园,移步易景;图书馆、体育馆和双子楼,更是宏伟壮观。我的小学校园和它相比,实在是小多了,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一路上,我边走边看,那些走过去的朝气蓬勃的复旦学子,无一不捧着书在读,有些边走还边上网课!也许这就是复旦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奥妙所在吧! 对于吃货来说,一个学校最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就是能尝遍美味的食堂了吧!恰好,复旦就有这样的食堂!一到饭点,我看到哥哥姐姐们拿着饭卡排着长长的队,一边满脑子盘算吃啥好吃的,一边和周边的同学谈论发生的趣事或者学术上的问题,哈哈,这才是大学里最原汁原味的景象。隔着透明的玻璃窗,饥肠辘辘的我盯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反复斟酌,到底选哪些才好呢?先来块大肉吧,再来点鱼、蔬菜……小小的碟子装得满满的,一入口,满足感爆棚! 吃完饭,姐姐却不见踪影,待她回来时,我问她去了哪里,她说:“整理餐盒呀!”“啊,餐盒都要整理?”“当然!学校是我们的家,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自己做!”我不禁为复旦学子的自立而感叹! 今天,只是走马观花,看到的还只是复旦大学的冰山一角。这儿不仅校园大,信息大,还文化深,底蕴深,让我深深震撼,流连忘返!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能到这所一流大学深造,那就不只是体验在复旦,而是学在复旦啦!指导老师 林琳 指导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文章,小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表达了复旦行的所见所闻所感,笔法娴熟、细腻而灵动,仿佛把读者也带入了此情此景。文章结尾处,小作者更是用寥寥数语抒发了对复旦的向往之情,自然、真实,满满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