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市场监管所所长王建春(右)一行在服装生产企业检查产品的商标标识情况。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晨磊现场坐镇,接受咨询。 区市场监管局有关科所专家进企业指导“浙江制造”标准立项申报。 本报讯(通讯员 郭露霞)今年来,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服务”活动部署,聚焦企业需求与发展,更新服务理念与方式,创新开设以局长门诊、专家会诊、所长巡诊为内涵的“三诊”服务,按需把脉、分类施策,积极主动回应企业诉求与期盼,受到企业和群众好评。 “局长门诊”对症开良方 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继承、吸收领导坐堂经验做法,升级打造“局长门诊”平台,以面对面沟通交流方式,解答发展困惑、听取意见反馈,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服务效能。 科学排班,轮流坐诊。结合局领导自身专业背景及业务分管,统筹涉企服务职能,梳理开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招商引资审批、餐饮服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消费维权等9大门诊内容。各领导根据门诊日期,于每周一轮流至行政审批中心商事登记窗口定期开诊,接受企业和办事群众各类咨询与问题反映。 提前宣传,预约挂号。为及时告知企业、群众门诊时间、内容,该局既通过本地媒体、局公众号、政府信息公开网等多媒体广泛宣传,又发动科所精准投放,及时将预约电话等相关信息推送至各业务微信群,争取尽可能多的服务对象提前知晓。下步拟在局公众号上推出预约挂号,方便企业自主选择时间和“门诊”项目。 现场把脉,指明方向。7月1日,该局局长首次开诊,就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事宜,现场接待咨询答疑10余人次。如溪口美容美发行业三位会长就如何应对职业举报投诉提出疑惑,局长从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职业举报常见情形入手,把脉产品雷同、网页宣传用语绝对化等问题,开出提升产品质量、抵制恶意索赔的良方。 “专家会诊”破难控风险 为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消费品等公共安全的底线,加强事前防范与应急处置,该局借智借力,挖掘专业团队专、精、尖的服务潜能,有效补充日常监管。 组建专业团队,探索社会化监管。聘请食品安全监管、教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专家25人,成立区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承担起区域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决策咨询、风险管理、科普宣传等工作;邀请奉化特检站工程师组建特种设备专家组,负责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等问题答疑和隐患治理;组织药学志愿者进社区、山区开展义诊、药品回收等活动,普及健康科学的用药知识。 集中会诊,攻克急难险症。科学设置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邀请专业团队、技术人员参与一线隐患排查与安全处置,集体会商出具疑难破解方案。如今年4月,该局接到宁波奉化南洋渔业有限公司紧急来电,反映企业在用的一台贮氨罐(压力容器)发生氨泄漏。该局领导会同特检、高工当即赶赴现场,于48小时内拆卸隐患容器、安装新容器,彻底消除氨气泄露重大安全隐患。 推出定制“菜单”,组团上门服务。重新梳理多项服务职能,按类别推出名特优作坊培育、质量检测、产品认证等技术指导、政策补助、通用服务三大类24项“你点我送——服务企业菜单”,按需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如根据宁波申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及特种设备使用的指导需求,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组团进公司,开展现场指导帮扶。 “所长巡诊”排忧解疑惑 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在“三服务”活动中的表率作用,由所长、副所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基层干部通过巡查走访,一线解决企业问题困惑。 建章立制,规范巡诊。制定所长日常巡诊工作制度,明确巡诊重点,将辖区新设立企业、列入异常经营名录企业、重点企业、被投诉举报企业等纳入所长巡诊范围,并结合企业现状、事件轻重急缓,确定巡诊频次与人员,做到主体清、状态明、责任清、任务明,实现科学巡诊。如,针对新设立企业,规定自成立起6个月内由所长带队进行日常巡诊;而接到群众投诉举报时,由业务副所长在第一时间内对企业进行就诊。 预检分诊,对症治疗。所长巡诊过程中,不仅参与企业风险隐患排查,而且积极宣传帮扶政策,详细解答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指导企业质量提升与转型升级,实打实地为各类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如尚田所巡查中得知企业有拓展线上业务意愿后,全面体检企业软硬件设施,指导企业提前变更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帮助核查现有商标使用范围,为企业诊治成长过程的问题隐患。 超越职能,及时转诊。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关心关注企业发展需求,即使不在部门职能范围内,也主动当好“记事员”和“传话筒”。在企业巡诊过程中,收集到企业有招工难、资金紧缺、用地紧张等问题时,详细记录企业需求、解决时限,填报问题清单,通过局牵头科室对接区“企服办”,实行跨部门转诊。如将宁波贝泰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因资金周转面临倒闭的困难及时转诊,帮其成功申请政府专项帮扶贷款,度过危机。今年来,已通过转诊为35家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搭建融资渠道,帮助其融资5500万元。 (图片拍摄:通讯员 王婷 张妤 竺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