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景小芳 通讯员 宋旭 日前,区妇联携手田螺菇凉亲子公益团队推出的兰馨垃圾分类亲子夏令营活动顺利结束。“智慧小厨营”“高山避鼠营”“绿色宝藏营”“能工巧匠营”等4期不同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家庭在学到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寓教于乐趣味学 如何让孩子与家长学好垃圾分类这堂课?区妇联牢牢抓住儿童游戏心理,寓教于乐。 在智慧小厨营,4款原创小游戏——“你传我送”、“百分百中奖”、“分类套圈”和“精准投放”,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用彩笔夹乒乓球送入正确的垃圾桶、根据转盘所指回答属于哪种垃圾、把不同的垃圾卡片送回“家”……枯燥的垃圾分类知识在这些小游戏面前化于无形,不知不觉间大家就成为了垃圾分类“百晓生”。 在高山避“鼠”营,四色地鼠大战开始。扮演地鼠的孩子每人头戴一顶贴有垃圾图片的帽子,上面的人要判断其属于哪种垃圾后再用对应颜色的锤子击打,一场猫鼠游戏的拉锯战就此开始……还有“一网打尽”小游戏、水枪“湿身”趴,活动现场不仅充斥着欢笑声,也带给家长们周末减压的美好回忆。 实践实景模拟学 为了让孩子与家长活学活用垃圾分类知识,活动模拟居家生活场景,让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垃圾分类的理念。 在营地餐厅,亲子三明治以及与垃圾分类颜色对应的四色面条,这两款DIY美食让大家吃得直呼过瘾,而餐后的小厨房、饭后留有食物残渍的碗筷,让大家意识到还有项重要工作没有完成。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开始垃圾分类。在经历了一番手忙脚乱后,大家对垃圾分类有了新的认识。 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在观光巴士,大家搭车进村收垃圾,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理论上头头是道,但实际操作起来依然不简单,比如一次性电池属于其他垃圾,但充电电池和纽扣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餐巾纸、卫生纸等被污染的纸张属于其他垃圾,报纸、书本杂志等纸张属于可回收垃圾;纸箱属于可回收垃圾,外面包装的塑料纸属于其他垃圾,必须分开投放……在解决层出不穷的“难题”面前,大家不断成长,垃圾分类的能力也显著提升。 拓展探索深入学 垃圾为何能变成能源?焚烧厂又是如何处理垃圾?为了让家长孩子深刻理解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区妇联开启垃圾分类从源头到终端的研学之旅。 在绿色宝藏营,亲子家庭走进宁波明州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近距离了解生活垃圾焚烧厂里的垃圾“七十二变”。在这里,每天能焚烧宁波三分之一的垃圾,每焚烧1吨垃圾,就可发电470千瓦时。“焚烧厂不仅没有我们印象里的浓烟滚滚,而且连垃圾灰渣都能被制作成铺路砖块。”此次参观活动让亲子家庭大开眼界。 在能工巧匠营,利用写过画过的白纸、废弃的打印纸、看过的报纸等,大家体验了一番神奇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1吨废纸,等同于850公斤再生纸,等同于17棵大树,也相当于节水100立方米。”在老师的介绍下,大家更明白了“混放是垃圾,分类是资源”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