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邬雪珂)出租车运营不规范、黑车和网约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相关的投诉建议也很多。8月30日,记者对市民反映的几处黑车聚集处进行实地走访,并搭乘出租车、网约车了解情况。黑车、出租车的整改略有成效,但夜间黑车仍然出没,出租车不打表现象仍然存在。 当天,记者来到金钟广场、汽车东站、舒前村等地,发现原先数量众多的黑车几乎不见踪影,记者仅发现3辆疑似车辆,其中一辆白色车车主正拦住两位学生询问他们去哪里。记者了解到,在整治后,黑车已收敛了很多。但因门槛低,黑车仍大量存在,一般出没于周五、周末,夜间相对多些。 随后记者招呼了一辆出租车坐上。记者观察到,司机在乘客上车后灭掉了空车灯但未打表。记者在车内发现了4个摄像头,能拍到车内全景、前车座和后车座。出租车司机说,这个监控摄像头安装快1个月了,摄像头能实时获取车内情况,主要用来保障乘客的利益。下车时司机表示可以手机扫码支付车费8元,当记者索要发票时,该司机给了记者两张发票,一张发票的时间为8月29日,里程4.3千米,总金额13元,另一张发票的时间为8月30日,里程8.4千米,总金额24元。 记者又试着用“滴滴打车”叫了一辆网约车。网约车司机说,成为一名“滴滴”司机手续并不复杂,有驾驶证和一定驾龄就可以申请,一般都会通过。当记者问起当地交管部门是否给滴滴办了网约车运营许可证时,他表示不清楚,办不办好都不影响做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