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毛淦颉 通讯员 高雨峰)9月6日,今年78岁的退休教师任慧娣成功捐献眼角膜,完成了自己生前的愿望,成为我区第9例眼角膜捐献者。昨天上午,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着慰问金来到了任慧娣家中,看望慰问她的家属。 任慧娣老人的家位于溪口镇畸山村的一个四合院里,记者随工作人员去时,她的丈夫夏时勉和二女儿夏亚秀正在为她整理生前的遗物。同时被整理的,是他们面对妻子、母亲离世的情绪。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把慰问金交到他们手中时,他们拒绝了,并表示想把这笔钱捐赠给区红十字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夏时勉说:“我和妻子都认为人走了就没了,所以想在离世后留点东西下来,为他人做一些贡献,延续自己的生命。”夏亚秀也表示:“我们把眼科医院给的慰问金也捐赠给了宁波红十字会。我母亲走之前就说过,捐献眼角膜不是为了钱和名誉,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人。” 据了解,任慧娣夫妇都是退休教师,曾在溪口镇畸山小学任教,都有40年左右的教龄,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祖国的花朵。多年前,任慧娣夫妇的一位亲戚生了重病,因为好心人捐献的器官,使他成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延续了生命。这让任慧娣夫妇深受触动,萌生了捐献眼角膜的想法。2011年,征得3个孩子同意后,任慧娣夫妇便去区红十字会进行了眼角膜捐献登记。为了保护好眼睛,使其能够物尽其用,任慧娣生前在接受白内障治疗前,再三和医生确认不会损伤眼角膜后,才答应实施手术。此后,她也一直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保证之后的顺利捐献。 登记时,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跟夏时勉说过,眼角膜捐献要在去世后2小时内联系眼科医院,12小时内完成捐献。为了保证捐献质量,9月6日,任慧娣去世后,夏时勉赶紧在夏亚秀的协助下联系眼科医院,完成妻子的遗愿。当眼角膜捐献成功的那一刻,父女俩如释重负:“一对眼角膜最多可以帮助两个人,在生后还能实现人生价值,我们为她感到骄傲。她本来还想捐献其他器官的,可惜都老化了不能用了。”受到母亲这种精神的影响,夏亚秀表示,想要成为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帮助宣讲遗体捐献、眼角膜捐献、器官捐献等知识。 记者从区红十字会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造血干细胞登记的已有1250例,捐献成功10例;器官捐献登记158例,捐献成功8例;遗体捐献登记87例,捐献成功7例;眼角膜捐献登记51例,捐献成功9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