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书写;雅言雅行”。暑假里,新城实验小学602班的小记者们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城南旧事》《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经典著作。读着读着,一些思绪涌上心头,付诸笔端,便写成了一篇篇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602班小记者 舒依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描写的是鲁迅小时候在百草园的快乐童年和到三味书屋读书的经过。经过对童年的回忆,这篇散文体现了鲁迅先生心中是那么的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百草园这个荒园,充满了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还有鸣蝉在树叶里唱歌,有肥胖的蜜蜂,轻捷的叫天子……”这里无疑是一座儿童乐园,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乐趣。鲁迅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快乐的时光容易过,转眼鲁迅先生要上学了,家里人把他送到了三味书屋,那是他老师的书房,也是他们上课的地方。鲁迅先生开始了他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也可以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玩,但去的人多了,或者时间长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学习。远远不及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我羡慕鲁迅先生的童年,虽然他在封建私塾里过得不快乐,但他在百草园里过得很开心,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像我们的童年是在手机里过的。这篇文章表达了应该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活泼的成长环境,现在有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点,这样真的好吗?我不知道。只能羡慕爸爸妈妈的童年,继续我充满压力的学习。 读《荷塘月色》有感 602班小记者 姚梦馨 《荷塘月色》这本散文集,里面包括了《匆匆》《背影》等很多朱自清写的名篇。在翻看目录时,我又瞧见“荷塘月色”这几个字眼,“这篇文章的题目能被作为书名,那一定写得很好吧?”我下意识地翻到11页。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直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中“泻”字用得极好,诗意的描写让我赞叹不已。把月光比作流水也十分恰当、准确。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写作基础扎实。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树缝里也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望睡人的眼……”字里行间,纯美而又意味深长。 每读完一段,我便去一一品味它蕴含的道理,以及作者频繁运用的修辞手法。《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着实好,令人久久不忘,正是因为写出了景致,还有朱自清复杂的情绪。 看着看着,梁元帝的《采莲赋》映入眼帘。朱自清引用《采莲赋》是为何?是想表达他的孤独和苦闷心境?我不明白。但后来,我知道,他是惦记江南了。如此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前面又多次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这种写作手法可是达到了散文的可贵境界。 至此,我就不断地翻阅荷塘月色,并打心底佩服朱自清先生,他写散文并不是刻意去描述什么,却也能让人入情入境,我合上了书,想象着那片月光之下的荷塘。 读《爱丽丝梦游仙境》有感 602班小记者 杨思语 在无聊的一天,爱丽丝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见到一只奇怪的兔子跳进了一个神奇的洞里,爱丽丝十分好奇,于是悄悄跟着跳了下去,她在这个洞里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她喝了“喝我”瓶子里的水,变得十英寸高了,连钥匙都够不到了,急得直哭;吃了“吃我”蛋糕后,她又长到三米高,成为一个巨人;后来她又遇上一只坏脾气的老鼠;见到一个喜欢砍别人脑袋的王后;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丽丝当了证人,就在王后要砍掉爱丽丝的头时,爱丽丝的梦结束了。 看完这本书,我很钦佩作者的想象力,这个梦境太奇妙了!爱丽丝真是个勇敢、机智的小姑娘,遇到各种状况,她都能乐观地承受。当无理取闹的红心皇后叫爱丽丝和她玩球时,她采用了特殊的玩球方法,用红鹤作球棒,把刺猬当作球,居然赢了皇后。 我也常常做梦,做梦像写文章,见多识广并且爱思考,想象力才会丰富,才会有趣,才会五彩斑斓! 《千与千寻》观后感 602班小记者 郑育萱 最近,看了一部动漫电影,出自于日本有名的动漫导演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于2001年在日本上映。 故事的女主人公荻野千寻和父母穿过一个神秘的隧道,进入了一个神隐世界。父母看见美食便没有控制自己,而千寻则到处转悠,却碰到小白,并受到了小白的警告。千寻看到了,许多像人不像人的东西,心里十分害怕,便回去找到了父母。可她眼前的景象却令她十分害怕:父母变成了两头猪,她又跑回原路,却发现都变成了河。千寻发现自己正在渐变透明,这时小白出现,给予千寻药丸,这才恢复原状。 千寻为了救出父母,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踏上了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父母恢复原状。影片中,懵懂的千寻变得成熟了许多,她从原来的胆小如鼠变得勇敢,从原来的软弱,不堪一击变得坚强,最重要的是,她还学会了爱。在她救父母的过程中也成长了许多。她在另一个世界中看到了冷峻而内心复杂的白龙,善良的无脸男,浑身恶臭的“腐烂神”,从出生开始就宠着的坊宝宝,法力高强的汤婆婆和钱婆婆,善良的锅炉爷爷和小玲…… 这片电影也有怀念童年的味道,看着千寻的每一滴眼泪,每一声欢笑都能看见童年时候的自己。最后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学习千寻救父母的那种坚持不懈,临危不惧的精神;学习她面对困难,挑战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她对待朋友真诚,善心,有同情心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