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伟鑫 “回锅肉、宫保鸡丁、泡椒牛蛙、粉蒸肉……”10月20日中午,随着义工们把一盘盘美食搬上桌,在餐桌前等着的孩子们看得直流口水,阵阵菜香味和孩子们的喧闹声让大堰镇下旺村这个昔日冷清的小山村顿时“沸腾”起来。 对于今年12岁的小新来说,眼前的美食还有另一种“妈妈的味道。”原来,小新是个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后,母亲组成了新的家庭,而父亲则去了外地务工,小新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去年10月开始,小新参加了几次“留守爱”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我们有位义工细心地发现,每次吃饭的时候问他爱吃什么,他总说喜欢吃川菜,特别是酸菜鱼。”奉化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负责人江迪告诉记者,他们向小新的奶奶打听了才知道,小新的妈妈是四川人,他从小就喜欢吃辣的菜。奶奶也经常和他开玩笑,说他在娘胎里就已经在吃辣了。虽然妈妈在小新3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开,可在小新的记忆里,川菜是和妈妈关系最亲密的一样东西,是“妈妈的味道”。 义工们很想带小新去吃一次川菜,可是小新家距离城区50多公里,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义工活动时间紧凑,小新的这个小愿望一直没实现过。“一次偶然机会,我们和宁波川味人家的负责人聊起了这件事,大家一拍即合,决定把餐桌搬到小新家里,给他一个惊喜。”江迪说。 10月20日上午,宁波川味人家专程来了2位主厨,带着各种食材来到大堰镇下旺村,慈善义工们也带来了几位小新在“留守爱”活动中认识的好朋友。小伙伴的到来,让小新非常高兴,大家帮忙择菜、洗菜、摘院子里的柿子,忙得不亦乐乎。“好吃!好吃!”小新和几位小伙伴边吃边赞饭菜可口美味。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义工和大厨们也跟着笑了。 江迪告诉记者,奉化慈善义工从去年9月启动了“留守爱”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共走访我区留守儿童近50名,发现很多孩子存在着和他人沟通不畅、性格孤僻叛逆、缺乏安全感等问题,便根据每个儿童实际情况和他们的需求,在新建村、滕头美食街、“留守爱”公益夏令营、菩提岭古道等处开展集体活动近10次,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锻炼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和生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