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讯员 琚灿芬

    林夕 胡海燕

    今年以来,锦屏街道上宋村结合自身古贤众多的人文特色,投资18万元,重新装修村文化礼堂,着力建成一座具有古贤因素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礼堂。目前,礼堂的室内装修和展厅设计正在进行,预计11月可完工。

    上宋村有着传统村落的格局和风貌,锦溪河北岸边,青墙黛瓦,阊门小院,巷弄纵横交错,淳朴的民风传承着古乡贤的精神遗风;河南边,幢幢新房林立,群众生活安乐,无不呈现出新农村的新气象。

    上宋村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宋宋氏始迁祖宋嗣宗是唐代丞相宋璟的曾孙,在唐朝天祐四年(907年)担任奉化县令,曾带民凿浦口河、筑朱家塘,引江水灌田数千顷,深受百姓爱戴。住在县东门关之迎恩坊(原斗门村一带),人名其居为“广平乡”。宋嗣宗去世后,当地百姓建风墩庙祀之。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绍定五年(1232年)宋氏后裔宋炳、弟宋洎分别中进士。明朝时,宋琰在永乐13年(1415年)考中进士,后随于谦参加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献良策颇多。宋旭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考中进士,担任刑部主事,并有有诗作留世。如《文昌桥》诗云:“谷口长虹跨紫衢,江溪花竹映郊居。家传司马题桥笔,世授张良佐汉书。岩屋秋风飞燕雀,石潭春水化龙鱼。后人不坠斯文美,长向荣禾照里闾。”此处的文昌桥,指架于锦溪河上的北街桥,谷口指凤山和锦屏山之间的河谷口。紫衢原指京城,此指县城和北街上宋。字里行间抒发着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历览史实,上宋村前后有15位之多宋氏后裔被明清两朝邑志载入史册。

    今年来,上宋村把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实事工程,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紧紧结合孝文化和廉政文化,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打造集锦屏学堂、多功能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进一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增强村民生活的幸福感。

    “村民孝顺长辈,家庭纠纷就少了;大家都讲道德,邻里纠纷也少了。”村党支部书记宋建波表示,传承古贤文化的孝德治村,这些年村内矛盾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村里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提升。

    图为村文化礼堂大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