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加北 从一个创业项目,发展到如今网点遍布全国沿海所有省份,成为业内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只用了4年时间。“科技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保持在相关领域的科技领先,就是海上鲜成功的关键。”董事长叶宁如此说道。 2011年,叶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传感与自动化技术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陆续进行了几次创业。过程中,他发现,渔民出海捕鱼卖鱼有两个困扰,一是海上通信设备条件差,二是海鲜交易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过多、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瞄准渔民的痛点,海上鲜借助北斗导航,建立平台为海鲜买卖双方提供撮合交易服务,成为了国内首家“北斗+互联网+渔业”的电商平台类企业。 带着项目,叶宁在全国多地进行路演,虽然广受青睐,但各地政府的热情却不高,对新事物处在观望阶段,直至2015年,他来到了宁波奉化,并被奉化政府表现出的诚意打动,决定把企业放在奉化。之后,海上鲜很快在这个新兴产业扎稳了脚跟,并迅速壮大。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和吉林等30多个地区3万余艘船上陆续覆盖了海上鲜的通信终端设备,平台累计交易额已超150亿元。 在此过程中,海上鲜始终没有忘记其安身立命之本是科技,不仅投入更大的资源用于研发,并积极开拓新的衍生业务。如今的海上鲜平台,已不是最初时只能发布几条简单的文字讯息的通信终端设备,而是支持渔民海上通信以及上网的“海上WiFi”。同时,海上鲜的业务也逐渐摆脱了单一的撮合交易服务,提供了金融服务、海上加油等诸多衍生服务,不断朝着一站式渔业综合服务平台的目标迈进。今年6月,海上鲜荣获了2018-2019年度全国智慧渔业突出贡献奖、最佳创新奖、智慧渔业领军企业称号。 不断发展中的海上鲜,今年又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的号召,积极投入到帮扶协作的行动中。今年2月,海上鲜在奉化对口帮扶的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开设珲春分公司,正式将珲春纳入“海上鲜”平台经营服务发展版图。随后,面对珲春水产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问题,海上鲜采取平台助推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跨境电商、海洋产业基金等多项金融帮扶措施。在没有企业信贷档案和银行认可的抵押物的情况下,直接开通原料和产成品质押融资及原材料代采业务,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截至今年9月,海上鲜联合当地银行共同为珲春8家企业提供累计3300余万元的金融授信服务,与10家水产企业建立了电商平台合作关系。海上鲜在珲春的产业合作项目,还成功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的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