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我们谈论茅奖的时候

    蒋静波

    11月的”三味文学之友”沙龙主题是“聊聊读过的茅奖作品”。在主持人叶辉的邀请下,沈潇潇首先谈起了他最近所读的两部获茅盾文学奖作品,并重点以《江南三部曲》第三部《春尽江南》的开头和结尾为例,向大家分享阅读心得。

    《春尽江南》开头第一句就是“现在,我是你的人了”。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黄金时代里,一个名叫秀蓉的女大学生在一次聚会中被流浪诗人端午引诱上床后说的一句话。说话时,“她躺在地上的一张草席上,头枕着一本《聂鲁达诗选》,满脸稚气地仰望着诗人,目光羞怯又天真”。纯真女孩遇到的却是个玩世不恭的诗人。就在她熟睡时,诗人掏光了她裤兜里的所有零钱,还不忘取走写有他的联系方式的字条,溜之大吉了。夸张点说,那是可以用一首诗迷惑一位纯真少女的年代。这个开头是那个时代的“标配”场景,富含强烈的时代信息。

    到小说结尾,由秀蓉改名的庞家玉已成为著名律师,按常人目光,可谓是一切安好,她却决绝地与诗人离婚,随后又决绝离世。从她仰望着诗人说“现在,我是你的人了”到成为决绝离开诗人、离开世界之人,中间经历了太多变故沧桑,包括纷纭的世事、心灵和肉体的厌倦、出轨等等,不一而足,可谓一地鸡毛。这期间,曾经玩世不恭和表现无耻的诗人不怎么无耻了,恰是律师庞家玉看起来无耻了。她成了女强人、女能人,诗人却成了百无一用的窝囊废,像儿子要上名校之类,诗人束手无策,她都能够搞定。诗人甚至在发现她与人私通时也忍声吞气。但她的离婚并离世,不是因为世俗意义上对诗人的恨,而是对诗人绝望,对世界绝望,对自己更感到厌恶和绝望。这结局与小说开头她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情状形成了强烈反差,是时代变迁、转向的见证。

    沈潇潇特别提到小说结尾的一个细节:诗人端午在整理庞家玉身边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已经发脆的便笺——这正是他当年(小说开头)为引诱她而写的六行诗句。在小说开头,诗人逃之夭夭前掏光了秀蓉裤兜里的零钱,还颇有心计地拿走了写有他联系方式的纸条,却没取走这首诗,可见他对这几句用来逢场作戏的诗极端不屑。庞家玉却至死还珍藏着它!感慨万千的诗人把几行短诗续写成了六十行,但相对于这个繁花落尽的世事沧桑,这些诗行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沈潇潇说他由此想到了《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和《好了歌》,那种青春、美好、诗意终被荒草所掩的荒凉,真可谓是“春尽江南”,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况味。

    谈到徐则臣的《北上》,沈潇潇称赞了它的艺术结构:开头写了意大利旅行家保罗和翻译谢平遥、挑夫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义和拳民孙氏兄弟等人在运河上的一段遇合;中间看似各不相关地分头写他们的后人们的生活;最后通过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后人们又聚合在一起。小说结构宏伟,颇有气势,运河百年变迁和人物命运尽在其中。同时他又坦言:小说有明显的资料搬运工痕迹,情节设计和人物形象刻画显生硬,在生活的丰润度上更不及《江南三部曲》。

    高鹏程接着沈潇潇的话头说,长篇小说的开头最好马上进入一个细小的入口,里面有非常大的信息量,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能把后面的内容勾连起来。一部长篇小说就是一条长河,里面容纳了全息性的东西。他读《穆斯林的葬礼》是在大学念书时,看到很多女同学边听广播,边捧着铝饭盒吃饭边感动得鼻子里吹出泡泡。他和男同学们却关注小说里写到的“东来顺”涮羊肉,满大街去找“东来顺”火锅。所以,对一部长篇小说真的可以从多方位来解读,并各有收获。我们的写作还是小打小闹,但有时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光顾自娱自乐,至少可以在自己的小楼里打开一扇窗户,经常去眺望远处的高峰,让雪山闪烁着银光的气息和气象逼近自己。

    高鹏程接着说,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了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概念,三者分别对应结构、局势和事件。短时段的事件左右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真正左右历史进程的是局势和阶段性的东西。比如说若当年荆轲刺死了秦王,短时段的历史可能会改写,但也不妨碍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来谈论茅奖。有时看似左右历史方向的事件,放在整条历史长河里也只是一个瞬间。不管多么宏大的局势,都由无数细节组成。从整个历史来说,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很细微的,但是它能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个长时段的、可以把人类相关的认知都放进去,让人们从各个角度都可以感知的作品。我们谈论长篇小说不是为了高山仰止,要知道自己所写的作品放在一个历史趋势里面也可能是重要的节点、细节,我们把它写下来,合聚在一起,也许就是构成历史的有效的组成部分。

    虞燕笑言以前茅奖作品看得多,《穆斯林的葬礼》是她看过的第一部茅奖作品,特别好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收音机里听了一遍,书读了一遍,很难忘。她又以茅奖获得者王安忆和金宇澄为例,认为王作为一个情感细腻的女作家,写上海弄堂里的女人及其女人间的是非恩怨特别拿手,充满了浓郁的上海味。如《长恨歌》里的王琦瑶自获上海小姐桂冠后,利用自己姿色,周旋于众多男人之间,将男人当作垫脚石,为自己人生赢得更多资源。小说语言非常好,对女人的心理、言行举止刻画非常拿手,那种细腻、传神,像一张老唱片在咿呀转动间呢喃出标配的《夜来香》,阅读过程非常过瘾。男作家对于情感描写就缺少女作家天生的贴心贴肺的描写:王安忆可以轻松把女人的小自私、女人的娇媚及其女人心理活动都写出来,但金宇澄的《繁花》显然没有,光运用上海话写作说明不了问题。

    杨洁波认为,格非《江南三部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如小说中对两性之间的架构,第一部里男性是作为一个启蒙者出现的,第二部里男性在女性面前已经失去了启蒙地位,达到了两性平等,第三部里男性知识分子的理想全面陨灭,成为一个多余的人,一个旁观的人,一个对现实世界没有任何激情、没有任何改变它的欲望的人。三部曲中第一部写得最好,第三部最有难度,因为当下最难写,很多人都把握不了当下。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都这么焦虑,幸福感如此之低。明明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已经达到历史顶峰,但是我们的精神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堕落和幻灭?哪怕庞家玉这样一个有知识、有资产、有生机勃勃活下去理由的一个成功人士,为什么从精神到肉体全面溃败了,根源在哪里?格非始终在观察、思考。他写的人物其实并不特别符合某个时代特征,如前两部里的女主人公并不像辛亥革命时期或者文革前期那种人,但她们有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能够让我们信服,那就是真实的人性。

    卓科慧由于职业的关系看了很多书,他在80年代末就读《平凡的世界》,此书因为很励志,许多人都喜欢阅读它,都想在时代和社会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阅读时有一种代入感。他认为茅奖作品基本上是经典,如果一家书店没有摆放茅奖作品,就称不上是真正的书店。作为文学阅读消费者,首先理当消费茅奖作品。每一部茅奖作品,作者在用材上非常用心,里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如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将50年代到80年代县政府所有的文件都看了一遍,他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实打实进行创作。金宇澄也一样,把背景资料研究得很透。作者用心把菜做得有滋有味有营养,我们才能品尝到美味大餐。

    陈礼明、张桂佳、毛柯柯等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写作心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