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性认识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遭受严重破坏,导致一些机会性致病菌侵入人体引发严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对人身健康危害巨大且病死率很高。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无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问世。 (2)6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逐年增加。 我国每年新报告6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从2010年的5943例上升到2018年的31541例,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构成从9.3%上升到21.2%。以男性为主,但男性、女性病例均明显增加。 (3)艾滋病需终生治疗,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一定负担。 一旦感染艾滋病,患者需终生治疗,终生服药会对肝、肾等代谢器官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另外,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给感染者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晚期并发症的治疗,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预防知识 (1)无保护的商业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很大。 无保护的商业性行为,特别是与低档场所(如乡镇出租屋、城乡接合部出租屋、铁路工棚等)的暗娼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很高。绝不能通过生殖器外观判断对方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2)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减少感染、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安全套不仅可以作为避孕使用,在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坚持在每次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地使用安全套,仍然是目前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 (3)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发生暴露后,比如同HIV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服药周期:28天。服药种类: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服药效果:与起始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原则上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4)滥用路边摊无名“壮阳药”百害无益。 针对老年人,一些路边摊常摆卖无名“壮阳药”。老年人切勿滥用这些壮阳药。因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乱服药品易致严重后果,甚至猝死。 3.检测与治疗 (1)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早知晓、早预防、早治疗。 HIV感染有窗口期,即使已经感染,在窗口期内仍无法检测到病毒。建议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HIV。知晓自己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尽早采取措施。检测结果若为阴性,则应该继续坚持安全行为,预防感染;检测结果若为阳性,则需要及早参加抗病毒治疗,保护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不受严重损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和区溪口医院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热线咨询电话为88922536。 (2)梅毒等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性传播疾病易造成生殖器或生殖道的皮肤或粘膜的炎症、破损、溃疡,在性交过程中易造成进一步破损和出血,从而使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更加容易。所以说,性病会增加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和机会。正规医疗机构可以提供系统安全的性病治疗服务,自行服药或求诊小诊所不仅有风险,而且很难保证治愈。 (3)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复制即开始,全身多器官的损害就会发生,及早治疗能降低上述损害的发生机会;服药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帮助保持免疫系统CD4细胞的水平,使患者不易发生机会性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4.法律法规 已知自己感染艾滋病,要及时告知有性关系者,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既不道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感染者有责任告知与自己发生性关系者自己的感染状态,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免将疾病传播他人。故意隐瞒和传播艾滋病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违反了国家法律关于故意传播传染性疾病的规定,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区疾控中心 郑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