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吕林焕 今年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和区委“357”工作部署,紧扣“三年大变样”总体目标,对标主城、拉高标杆,打响城市品质提升攻坚战,力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容形象加快改变、人居环境渐趋改善。 ■ 抓重点 牵头工作再深入 挂图作战,列表推进,确保牵头工作有新突破。 坚决贯彻《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不断强化专项督查与专项执法,推动分类意识入脑入心,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探索实施垃圾分类“三级点长”制度、垃圾分类专项奖补等长效举措,全面推行“撤桶并点”“桶边督导”工作模式,逐步建立餐厨(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公交化”收运体系,实现餐厨(厨余)、有害垃圾及部分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同步做好垃圾桶撤除后的点位设置与垃圾清运。目前,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100%,农村达78%。 “三改一拆”深入推进。累计完成“三改”面积103.37万平方米,拆违面积115.48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1.6%和144.35%。锦屏、江口两个街道成功创建宁波市第三批“无违建乡镇(街道)”。 建筑渣土处置全力攻坚。以全市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中转场所建设专项规划编制为契机,规划布局建筑垃圾消纳点4个、资源化利用企业3家、建筑垃圾中转站6个,全力推进萧王庙五星村等建筑渣土消纳场地建设启用。 品质公厕逐步覆盖。加快推进5座新建公厕与45座改建公厕的项目进度。目前所有新建公厕及改建公厕已全部完工。 ■ 塑亮点 品质提升有成效 编制完成《奉化区城市管理导则》,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围绕空间布局精彩化、城市家具精致化的目标,稳步推进建改项目,力促公共服务设施再上一个新台阶。 攻坚克难,重大项目夯基础。正视我区当前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现状,聚焦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建筑渣土处置、污水达标排放等一系列最新要求,全力保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筑渣土消纳场地、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提标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不断完善张家岙填埋场渗滤液提标改造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加快谋划建设飞灰填埋场、炉渣处理利用厂等项目,力促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点线结合,绿化景观趋靓化。结合城区“四横两纵”的主干路网结构和沿线拆改建项目的组织实施,抓紧实施“点上增彩”“线上出彩”“面上多彩”三大工程,通过门户区重塑、节要点提升、景观带改造等手段方式,重点打造县江两岸的特色滨水环线,在宝化路—金钟路、老车站对面、南山路—长春路等重要节点,中山公园、南郊公园、岳林广场等重要区域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打造舒适、便捷的迷你公园,显现“白天增绿、晚上添彩”的城市新景象。目前上述项目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聚焦民生,市容形象有改善。围绕城市空间“精彩化”、城市家具“精致化”的总体目标,精心组织中塔路立面(店招)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大成路等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店名招牌整改提升和违法户外广告设施“清零”行动,实施便民服务点和果壳箱等设施的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民生关注与品质建设的“两兼顾”。截至目前累计拆除违规破损店招304处,大型户外广告122处,拆除面积9400余平方米,大成路90余家沿街商铺完成店招的升级改造;拆除公园路等5处老旧便民服务点、新增秀水路和广平小区2处便民服务点,更新升级果壳箱335只。 以智为器,科技引领促应用。智能停车系统(一期)项目如期完成并投入运行,自10月10日起,桥东岸路、桥西岸路、中山路、广平路、体育场路5条道路的城市公共停车位进入智能诱导分流、停放计时、灵活缴费、执法保障等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智慧城管平台的升级改造圆满收官,85个新增街面视频探头进入安装阶段,预计12月底完工。 设卡检查渣土车 ■ 用重典 根治乱象祛顽疾 以舆情聚焦的“关键小事”为切入点,以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为着力点,结合综合执法机制调整,严格执法,依法履职,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精准度。 持续深化体制改革。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上级部署以及资源集约化、机构扁平化的原则,相继完成中心城区综合执法体制调整以及与行政执法中心的合署办公,为切实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与城市管理新格局打下扎实基础。 专项治理严管严罚。围绕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等城市顽疾,开展中心城区城市顽疾百日整治、危化品使用和消防安全整治百日大会战、老旧住宅小区环境治理、垃圾分类执法等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并解决了一批民生顽疾问题。深入推行“非现场执法”方式,全力构建“执法进小区”联勤联动机制,探索创新城管与交警“1+1”联合抄告模式,不断加大违法案件的打击精准度。累计开展专项行动180余次,规范“一跨十乱”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9.4万余起,立案查处530起,作出行政处罚496起,罚款金额约211万元;违停抄告20841辆次,罚款189.42万元。 牵头开展“跑街巷”活动。依托智慧城管平台,牵头开展“联乡镇、跑街巷”活动,着力发现和破解一批城市管理领域的民生关切问题。累计收集城市管理领域各类问题83277件,处置83065件,处置率和按期处置率分别达到99.75%和88.26%。 智慧城管监管平台 ■ 溯源点 精细服务暖民心 全力做好审批服务工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与数字化转型工作,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梳理审批事项、同步调整办事指南、牵头做好用气报装“一件事”。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走深走实。目前已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身份认证、电子签章、归档等全城电子服务;网上办事实现率、掌上办事实现率、跑零次比例等八项指标均达到100%;全年累计办理各类事项1082件,全部按时办结,办结率100%。 全力做好供排节水工作。强化供水水质检测、分析与公示,强化安全生产,确保供水企业运行平稳安全。推进节水型小区创建,目前共有12个小区创建成为省级节水型小区,覆盖率已达8%。做好排水设施养护与检查。全年累计养护、疏通网管445.7公里,更换井盖550只,安装安全网490顶,清理窨井、雨水口4800余只,改造积水点33处;做好207个行政村的农污运维工作。 全力做好环卫保洁工作。按照道路清扫坚持精细化保洁理念,对主要街道、背街小巷实施“人工保洁、巡回捡拾、机械清扫、道路冲洗”四位一体的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模式,18—12小时定人、定时、定岗动态巡回保洁。全年,城区共保洁面积611.85万平方米,机扫率59.9%;管辖中转站8座、公厕115座;清运生活垃圾26.7万余吨,粪便2.4万余吨。 全力做好市政养护工作。推行市政设施市场化运作,细化模块化分级管理,建立了“全覆盖、全时段”的养护管理模式,做到定位定员,保障每条道路、每块绿地、每盏路灯都有人管、时时管、管到位。成立养护机动队,应对抗台、抗旱、抗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全年道路完好率达到96.5%,桥梁完好率达99%,绿地率达38.25%,路灯和景观灯的亮化率达到98%以上。 站在新起点上,区综合执法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重点攻破“居民行为之弊、城市秩序之乱、形象面貌之差、硬件设施之短”等痛点、难点、堵点,力促重点项目有新突破,城市管理有新举措,市容秩序有新面貌,继续为“五年奉献一个新奉化”贡献新力量。 市容顽疾整治 油烟检查 农污运维安全演练 环卫工人收运垃圾 燃气安全执法 修复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