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叶 沈珞 编者按 为更好推进“五年奉献一个新奉化”目标,向外借鉴经验加强创新,对内凝聚共识强化落实,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他山之石”报道。今天,本报推出专版《富阳:由设区到建区》,敬请关注。 富阳,古称富春,公元前221年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复富阳撤市设区,2015年2月15日,富阳区正式挂牌。富阳区行政区域面积182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4.2万,户籍人口68.3万。 2016年12月,富阳提出:如果过去5年,富阳最重要的是实现“撤市设区”的话,那么未来5年,富阳的任务是“撤市建区”。“不仅要脱去‘市’的帽子,更要打造‘区’的形态、彰显‘区’的特色。” 由此,富阳正式确立了从“设区”到“建区”发展理念的转变,加快了全面融杭的步伐,重点推进高新产业发展、高品质城市建设、高水平社会治理,全力建设富裕阳光的大都市新型城区。 交通融杭 按需“开花”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对于撤市设区后的富阳而言,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要全面融杭,交通自当一马当先,但要怎样建,建在哪儿,如何走向,却要好好拿捏。 从一条连接杭州的320国道,到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快速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各色交通干线,在1821平方公里的富阳大地上按需“开花”。 统筹上多部合一 成立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综合指挥部是富阳加快交通融杭工作的一大亮点。2018年2月,富阳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原杭黄铁路、轨道交通、都市高速、23省道四个指挥部合并成立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综合指挥部,整合力量和资源,抽调35名精兵强将,筹集607亿元建设资金,形成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承担富阳境内总投资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及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承担“上下左右对接”及“统筹、协调、督查”职责,启动了富阳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大会战。“以前都是一个项目,一个指挥部。2017年11月,杭州至富阳城际铁路工程、杭富城际铁路附属配套工程、杭黄铁路及站前综合体、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富阳段工程、G235富阳灵桥至渔山段工程五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涉及了高铁、高速、城际铁路、快速路等,总投资达到358.54亿元,这么多项目一起开工,工期上部分项目出现了冲突,为便于沟通、管理,去年从分到合,主要是为了信息互通,可以提前规划,做好统筹工作。”富阳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综合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何路青告诉记者。 方向上多点对接 富阳每条路都有它的指向,实现与各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南起富阳东洲附近的地铁12号线连接良渚、未来科技城、小和山、之江、东洲、江南新城等;杭黄铁路共设杭州东、萧山、富阳、桐庐、建德东、淳安、三阳、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10个车站,打通了富阳东西方向的铁路通道,大幅度提升富阳与杭州主城区、余杭、桐庐等周边县市的经济交流;湖杭铁路自湖州站引出,经吴兴区、德清县、余杭区、西湖区、富阳区,最后并行杭黄铁路引入桐庐站,不仅打通富阳南北走向铁路通道,更与杭黄铁路相连,进一步提升富阳区位优势;在建的春永快速路与萧山境内的春永线相接,是未来自富阳前往萧山最主要的道路之一;通过彩虹快速路西延段,可直通滨江,建成后时间可缩短一半以上,对富阳城区、银湖街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杭州中环快速路起于富阳和余杭交界处的筱岭村,终于萧山戴村镇路段,建成后将进一步方便富阳区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联系,提升与临安、余杭临县的沟通能力,促进区域交流…… 线路“上下”辩证的选择 杭富城际铁路“上改下”,是交通规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何路青介绍,“上改下”,即杭富城际铁路320国道高架段改地下线。这实现了从“轻轨”变“地铁”,“城际”变“城区”的重大转变。杭富城际铁路富阳段长16.74公里,设站9座(预留1座),2020年建成后将与杭州地铁6号线贯通运营,直达杭州火车东站。届时富阳居民30分钟即可到达杭州市中心。 杭富城际铁路“上改下”后,可腾出发展用地空间200多亩,使项目整体投资更加优化;全线地下运营,引进TOD交通理念,不仅加速实现杭富一体化,也为“融杭桥头堡”银湖科技城提供更多机会;依托地铁优势,富阳积极推进“一城一带5100”计划,即重点建设银湖科技城和高尔夫路智能装备产业带,5年培育、招引100个高新产业项目,积极培育企业上市。 “根据规划,320国道、彩虹快速路、杭富城际铁路局部段共线位走廊,路面320国道、地下第一层彩虹快速路、地下第二层地铁,这在全省属于首创。”何路青说。 民生同城 共建共享 融入杭州,富阳区委、区政府提出社会保障、规划管理、财政体制“三个先行”的思路,并把民生保障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其中,场口镇东梓关村的回迁安置房和“人生一件事”办理,走在了全国前列,频被关注。 “杭派民居”让“空心村”变身“网红村” 2017年,富阳出台《关于加快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经济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三美”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指挥部。从最细微处开始做起,富阳全境276个村以庭院为突破口,开始了一场人人参与的环境大提升。东梓关村也拉开了小城镇环境整治的序幕。 东梓关村有居民635户,人口1870人。5年前,这个曾经的入杭要道,随着水路式微,又面临富春江水的污染和老龄化、人口外迁等因素,正处于尴尬的境地。一场颇具革命性的“杭派民居”试点结合小城镇环境整治让东梓关村“起死回生”。60多户拆迁户、住房困难户、征地未批未建房户本要被安排进镇上公寓,但这也意味着,原本就已面临“空心”的村子将更加冷清。后由村集体统一征地,镇政府邀请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设计师孟凡浩设计了“杭派民居”。政府以每平方米1300多元的成本价直接为村民代建,包括绿化景观、道路、燃气管道、网络等市政配套,总共投入1300多万元。第一批4种户型46户,一户一宅,每套面积都在300平方米左右,融合了住户需求和唯美创意。村民购买一套仅花了40多万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分房,所有村干部哪怕符合条件,也要主动放弃。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该村从基础配套、环境提升、文化挖掘、产业培育等方面多管齐下,使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能抛得富春去,一半勾留是江鲜。”建设民居的同时,他们注重抓好经济。2018年9月,第一届富春江江鲜大会在东梓关村开幕。大会8天时间里,东梓关村累计接待游客37.85万人次,村民直接创收800多万元。 在富阳,像东梓关村这样的示范村还有洞桥镇文村、大源镇大源村、新登镇秉贤村。如今,富阳正在将富春江两岸52公里的岸线打造成杭州最长的精品线路,呈现“百里富春山居图,五十里春江花月夜”的盛景。 在“三美”实施过程中,富阳区委组织部的“干部擂台比武”特地在第一期推出了“美丽乡村建设”主题,从第一轮全区24个乡镇(街道)决出8强,再到决出一个村为擂主,对其奖励10万元,用于农村“三美”建设,对村干部个人予以奖励,极大激发了农村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 拿出身份证 一站搞定“人生一件事” 2017年底起,富阳在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过程中,有人提议,把重点转移到一个人全生命周期里的“一件事”上,从办一件事的各个环节最多跑一次变为一站搞定一件事。 为此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先梳理出在富阳一位普通市民一生要办的重要事情、要跑的部门、要办的证照等,最后梳理出168件事。富阳区里成立了总架构设计专班,由深改办、跑改办、数据办等组成,再设立了一件事专班、系统开发专班、服务保障专班。富阳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公安、卫健、教育等部门间搭建起一条共建共享的信息“高速公路”,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类事项均可通过“一站式”服务进行“无证明”快速办理。今年5月实现“一件事”跨部门一站式办理。市民在办理“人生一件事”过程中产生的证明材料被做成一个电子档案,和公民个人身份证相关联,以后不管到哪个地方办事,只要拿出身份证,就能够通过档案系统查到要提交的资料。 目前,包括收养、刷脸就医、人才就业、养犬等在内的28个“一件事”已全面推行。这一改革覆盖全区近70万群众,年均直接受益达19万余人,年均减少群众跑腿89.6万余次,年均精减材料393.72万余份。该做法在破解“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材料反复印”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壮士断腕 产业转型 造纸业和铜冶炼产业曾是富阳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造纸业,最鼎盛时期占富阳GDP的1/3。近年来以“拥江发展”“区域合作”为契机,富阳贯彻落实“新制造业计划”,在全面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和找到了适合本区域特点的“无污染、小空间、高科技、大产出”产业发展模式,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银湖、东洲、场口、新登“四区联动、资源共享、错位互补”,有效地主导了全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蜕变中的富春湾新城 从富阳主城区南望,一江之隔,一片热土在建设中,富阳人称之为“江南”。富春江以南,杭新景高速公路以北区域,是面积约53.3平方公里的富春湾新城。这里曾经集中了富阳造纸企业,除此以外,多为农居。2016年底,该区壮士断腕,腾笼换鸟让这片土地全面“换颜”。目前,已完成核心区大部分工业企业签约拆迁及重点区块农居搬迁,涉及11个村、4183户农居和620家企业,总补偿资金217亿元,腾出用地空间15000亩;在谈一大批高潜能项目,部分已签约、落地;道路、学校、医院等公建、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安置房和人才公寓今年启动。 按富阳“城市发展向南看”的战略决策,“江南”按“一年破题、三年变样、五年基本转型、十年初具雏形、二十年基本建成”的时间轴线图推进富春湾新城的蝶变。 银湖科技城的“幕后戏” 今年5月,星巴克进驻富阳经济开发区银湖新区银湖科技城(硅谷小镇)。这源于不久前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对银湖科技城人才配套需求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总计发放1127份问卷,调查的对象中“90后”占一半多,“80后”占近四成;学历以本科生为主,占90.6%。这种“点餐式”的调查充分发挥政府在特殊时期的统筹能力和执行力,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性,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供相适应的配套。 银湖科技城是富阳融入杭州的“桥头堡”,也是富阳产城融合的重要区块,其主导产业有物联网、智能制造、信息软件、电子商务、大数据计算、文化创意(培训除外)。今年,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推出相关优惠政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如房租补助减免,产业扶持最高可享受3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等。“让创业者在银湖能放心舒心地工作、生活、休闲。”在银湖新区创新中心,陪同记者的一位开发区领导称。 银湖科技城 沈虹 摄 东梓关村 鹿山大桥 倪子轩 摄 320国道、彩虹快速路、杭富城际铁路局部段共线位走廊效果图
|